醫療常識★長輩口齒不清、肢體偏癱 恐急性梗塞型腦中風

  對於老年人來說冬天是腦中風的高風險時期,72歲的李奶奶就是個例子,李奶奶退休後在醫院當志工,平日身體硬朗,日前她出門時,突然覺得左側手腳無力,講話也含糊不清,急忙跟朋友求救,被送至急診,確診為急性梗塞型腦中風。

  恩主公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朱海瑞表示,高齡者以及罹患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或有心房顫動及曾經有中風過的民眾,都屬於腦中風的高危險族群,應該提高警覺。由於腦中風常合併表達困難、感覺遲鈍等腦功能缺損,病人自己也無法即時就醫,恐延誤就醫,家人應該特別關心與提醒注意保暖。

  朱海瑞指出,頭部電腦斷層掃描顯示,李奶奶罹患急性梗塞型腦中風,右側大腦最重要的1條主幹血管阻塞,立即經施打血栓溶解劑,並施以「微創腦梗塞血栓取出手術」,順利開通血管,將腦部損傷降至最低。

  朱海瑞說明,「微創腦梗塞血栓取出手術」適用於腦主幹血管梗塞,屬於微創導管手術,傷口僅比一般針孔還大一點,術後容易快速復原,安全性相當高。朱海瑞提醒民眾,雖然平均氣溫偏高,但早晚溫差相當大,許多老人家起床時,掀開被子或是外出時,衣服不夠保暖,就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如果出現口齒不清、肢體偏癱,就應立即就醫。

相關推薦

五官變化與健康(一)眼睛忽然看不見東西了,這是肝功能衰弱的標志(二)嗅覺越來越不靈了,這是肺功能衰弱的標志。(三)嘴唇感覺變遲鈍了,這是胰臟功能衰弱的標志。胃部受到侵害時,嘴唇會變得幹燥甚至破裂。(四)耳朵聽不清聲音了,這是腎功能衰弱的標志。腎功能受阻多.是坐著工作的人,所以,久坐不動的人更應註意...

閱讀詳情 »

引起手麻常見原因引起手麻較為常見原因的有以下幾種:上肢神經卡壓:一是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間麻醒史,醒後活動可好轉。嚴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縮,影響手的精細動作,這是因為正中神經在腕部受到壓迫,即所謂的“腕管綜合徵”;二是環、小指的麻木疼痛,也可有夜間麻醒史,嚴重者伴...

閱讀詳情 »

隨著高齡人口增加,失智症已成為全人類最需要重視的健康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有 3,560 萬人罹患阿滋海默氏症,且每年以 770 萬名新病例持續增加中,因此開發有效的治療方式為當務之急,但根據最新的研究報告,在近十年中,超過 99% 的藥物試驗都以失敗告終。 美國克里夫蘭醫院盧洛夫...

閱讀詳情 »

食品藥物管理署日前推出臍帶血商業化保存的定型化契約,並提醒民眾仔細考慮再做決定;臍帶血專門醫師則明白地說,現有的醫學技術能用臍帶血治療的疾病有限,許多迷思需要釐清。其實,臍帶血仍然具有很多利用價值,讓我們來看一下最近一年以來醫學界對於臍帶血的醫療用途有什麼研究進展,並且期待他們能夠早日應用。 更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