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門牙縫大疫情期間戴口罩遮掩? 牙醫師:拖愈久代價高

門牙縫大疫情期間戴口罩遮掩? 牙醫師:拖愈久代價高

【NOW健康 李蔚萱/新北報導】每逢過年,親友的聚會特別多,此時許多民眾對於顏面打理格外的講究,因此不少人會趁年前換1個新髮型,或是去美甲、護膚、微整形,期盼新年時給人好印象。1名30歲輕熟女也考量到此點,想好好整頓自己越來越大的門牙縫,以免拜年時貽笑大方,也擔心略大的牙縫也有象徵漏財之虞。


收治這名輕熟女的牙醫師徐慶雲表示,患者原本牙齒排列還算整齊,但1、2年過去後,發現自己的門牙牙縫越來越大,原以為是牙周病導致,但經由牙醫師診斷後,發現造成牙縫變大的主因,竟然是後牙的缺牙問題。進一步了解,患者先前有1個小臼齒缺牙,但害怕植牙手術會很痛,又不想磨掉前後2顆正常牙齒做牙橋,因此一直拖延缺牙問題,沒想到此舉造成前排牙齒如骨牌效應般,一直往後倒,導致門牙縫日漸變大。


徐慶雲說明,上述患者由於還年輕,骨質條件不錯,因此不需補骨就可植牙,加上現今植牙技術進步,相較之下疼痛度較低,療程也縮短。接受植牙治療之後,這名輕熟女不僅趕在過年前,重新擁有一口整齊牙齒,且覺得手術過程比拔牙還不痛,讓她後悔沒有早點找專業醫師做診斷。


徐慶雲指出,植牙最重要的條件不只是患者年齡,還需研判齒槽骨是否穩固,有些年輕人有骨質疏鬆問題,就需補骨來增加齒槽骨的厚度;臨床上,也有骨骼穩健的老年人,不需補骨即可植牙。補骨標準則仰賴醫師專業度,且每個人的口腔條件都不一樣,故應慎選經驗豐富的牙醫師,術前做審慎評估,以免發生植體與假牙密合度不夠,以至於滋生細菌,或者骨質條件不足卻貿然植牙,日後恐有搖晃、鬆脫情形。


對於需要全口植牙,且齒槽骨流失嚴重的患者,醫師會選擇幾處骨頭較穩固的地方,植入單顆牙做為支撐點後再做牙橋。徐慶雲強調,不論是何種牙齒問題,都應盡早就醫,民眾切勿因為害怕看牙而有鴕鳥心態,例如左側牙齒疼痛,卻置之不理,只用右側牙齒咀嚼,等到兩邊牙齒都有問題時,治療上會更棘手。


徐慶雲提醒,植牙前應注意三高問題,植牙後每日仍務必確實清潔,也要定期洗牙、回診,讓醫師檢查是否有鬆動或植體周圍炎。牙齒代表1個人的門面,民眾千萬不要因為疫情期間時常戴著口罩,就忽略了牙齒健康的重要性,否則之後想要挽救口腔問題,恐怕是一大工程。


更多NOW健康報導
▸「抗癌」大作戰!!面對癌症打擊,營養照謢成為堅強後盾!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很討厭塞車嗎?塞車不但讓人心情很差,還會讓外面交通空汙滲入車內,傷害身體健康。英國一項研究發現,車子塞在車陣中,或在等紅燈時,車內的汙染物濃度會比車子移動時更濃。 塞在車陣時 千萬不要開窗 研究學者建議,如果想避免車外空汙入侵車內,塞在車陣時,千萬不要開窗,在車內開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近日發生4歲女童意外墜樓事件,令人遺憾!為防止類似意外事件再發生,專家提出3守則保平安,建議窗戶加裝安全裝置;陽台欄杆改為直式、圍牆高度大於120公分;不要讓大小孩獨自照顧小小孩。 窗戶加裝安全裝置 新北市衛生局心理衛生及長期照顧科科長杜仲傑表示,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北市一名5歲男童,月中出現手臂無力,持續3天都未改善,就醫檢查出腸病毒D68型,也是國內首起腸病毒D68型重症個案,出現急性無力肢體麻痺。醫師提醒,勤洗手是最簡單、也最有效預防腸病毒的方法,用餐前都要記得使用肥皂搓揉20秒。 首起腸病毒D68型重症 根據疾管署社區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中年男子,半夜睡覺經常冒冷汗、抽筋,驚醒後又手腳無力,以為是鬼壓床,拜遍各廟宇都無解;就醫檢查發現,原來是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當,造成半夜低血糖。醫師表示,糖尿病患經常低血糖容易造成心臟病,建議做好血糖偵測,按時用藥。 全台近200萬名糖尿病患 糖尿病是國人常見的慢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