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開工第3天你還在厭世嗎? 快來檢測工作壓力是否超標

開工第3天你還在厭世嗎? 快來檢測工作壓力是否超標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才剛開工,工作就立刻排山倒海而來!長期工作被壓得喘不過氣,卻也一直無法從中獲得成就感,只要一想到上班就完全提不起勁,甚至開始萌生自我懷疑的念頭,這樣的狀況到底該怎麼紓解才好呢?


你有這些行為、症狀嗎? 小心「工作壓力爆表」徵兆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的心理師倪家珍說明,所謂的壓力是主觀的看法與感受,每個人的容受度也有差異,民眾可以先從身體現象做判斷,例如:常頭痛、便秘或拉肚子頻率高、心跳變快、流手汗、嚴重失眠、胃酸過多、胃潰瘍或有慢性疲勞等症狀,都可能是壓力超量的症狀!更嚴重者,則有可能當想到要去上班的念頭就開始感到害怕,或是以前可以執行的事,現在覺得困難,或是難以完成,精神無法集中。


不只是生理和認知上的徵兆,行為上也可能有改變,例如:吃甜食的頻率和份量增加,或是喝過多的咖啡提神,購物頻率變高,還有些人則是靠由藥物或飲酒來消化處理。上述行為也許有短暫的效用,但長期下來都有後遺症,且最重要的是這些方法都不能從根源改善心理壓力,一旦壓力事件發生,更多生理不適症狀又開始惡性循環,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認清壓力來源! 3招解開壓力的枷鎖


若想要避免身體因為壓力亮起紅燈,學會適時放鬆、調節壓力、處理情緒很重要,倪家珍分享以下3招,協助大家調節壓力。


▸第1招:學會認知自己目前狀態


通常壓力來源可分成:外在壓力事件(工作、人際關係、親人的照顧等)、內在壓力事件(自我要求、對於未來的憂慮),審慎評估自己的壓力源頭是什麼,並從中找到壓力源頭與梳理相關的思維。


壓力事件發生後,也可進一步將事件區分,哪些是自己可以掌控、哪些是不可以掌控。例如:擔心遲到,出門路況塞不塞車不是自己可以掌控的,但可以選擇提早出門。因此,面對可以掌控的壓力時,可以嘗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面對不能掌控的壓力,則可以針對自身的觀點或情緒作調節。


▸第2招:運用壓力指數量表檢測壓力


「壓力指數量表」是一個提供民眾瞭解目前自身壓力狀態的參考工具。但其實在臨床上也發現,不少民眾其實身心長期承受極大壓力,但主觀上卻不覺得自己壓力超標,因此建議可以進一步做「功能醫學-壓力荷爾蒙檢測」或是「自律神經檢測HRV」,來了解現在身心是否壓力乘載過荷。


開工第3天你還在厭世嗎? 快來檢測工作壓力是否超標

▲壓力指數測量表。(資料來源/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圖/NOW健康製作)


▸第3招:生活中學會適時放鬆自己


面對壓力來襲,身體會自動採取合適的應對反應。因此,如何在壓力反應過後,讓身體回歸放鬆與平衡,是很重要的。


但有些民眾就是無法「放鬆」,因為一放鬆下來就會覺得自己「太廢」,或者也有部分民眾,處於緊張或高壓狀態卻不自知,建議可以觀察自己是否有常緊握拳頭、習慣性咬指甲、磨牙、咬牙,身體易不自主地緊繃、語調變高、語速變快,說話跳躍等現象。生活中,也不乏民眾對於工作責任感已「過度內化」,習以為常,進而忽略或否定休閒娛樂的重要性。


在鬆緊之間,找到自己生活的節奏,放鬆與生活樂趣是絕對必要的。可以從練習改變「呼吸」速度開始做起,刻意讓吐氣變長、比吸氣還要長,同時也可以搭配正念減壓練習、瑜伽、太極拳、雅樂身心動態等,進行全身性的身心動態活動,幫助身心放鬆。


最後,如果覺察到自己的焦慮或情緒,已經難以自我調節時,也可以透過專業檢查、心理諮詢,來進行心理壓力的梳理與管理,不要害怕尋求幫助,才能迎向自在人生。


更多NOW健康報導
▸隱形眼鏡鏡片規格怎麼看? 食藥署解密:1張圖表秒懂
▸年後甩肉潮!健身房簽約注意5點 安全減重飲食10守則

相關推薦

撰文/春霓、示範者/高慧蓉、攝影/張紋豪、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除了跌倒之外,安全進食同樣是老年照護的一大重點。隨著年齡增長;器官一樣會老化,包含:食道、咽喉…等等,當影響到飲食時,吃東西不再像以前那般順暢,很多硬的食物也得適時的放棄。 為了防止年長者因進食困難以至於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很多人都有脂肪瘤,有的人只是小小顆,不大也不痛不癢;然而,卻有人的脂肪瘤會長到10公分大,甚至有人會因為壓迫到神經,而出現疼痛。皮膚科醫師提醒,脂肪瘤分為良性與惡性,而且都會越長越大,最好及早做治療。 長在脊椎附近較深位置 恐壓迫神經 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包包或口袋裡不再只是放錢、放手機就夠了!不想讓自己或家人身體狀況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每況愈下,從現在開始養成把長效型的口罩、乾洗手慕斯、私密噴霧這三寶隨身攜帶在包包裡的好習慣,別被PM2.5、病毒、細菌打垮了身體,必要時可以保住一命! 「超季銨因子」讓保護更長效 無毒不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嘔吐還解黑便 不是食物排泄、竟是腸胃道出血! 一名50歲的中年男性,患有高血壓並平日都有規則服藥,前一晚與朋友聚餐,吃了生魚片和牛排,早上起床後即開始上吐下瀉,全身無力冒冷汗到醫院急診。到院時,急診醫師發現男子臉色蒼白,血壓偏低,經醫師仔細詢問病情,發現該名病患早上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