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關節沾黏動彈不得 中醫微創針刀深入筋膜解痛

關節沾黏動彈不得 中醫微創針刀深入筋膜解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0多歲的張先生,因運動傷害造成肩關節發炎沾黏,活動角度大減,每天穿脫衣服都疼得齜牙裂嘴;50歲的陳阿姨,因車禍進行腰部椎間盤手術,但術後傷口部位沾黏,從腰部到臀部整片肌群宛如架著鐵板,連彎腰穿鞋繫鞋帶都做不到。所幸經中醫幾次的「微創針刀」治療後,兩位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顯恢復,再也不用含淚穿脫上衣、梳頭髮和穿鞋了。

結合針灸與微型手術刀 中醫微創針刀鬆解軟組織

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中醫科江科郁醫師表示,中醫針刀結合了針灸針和微型手術刀的特點,從1980年代發展至今針體愈來愈細薄,刃狀的針尖直徑從0.6~1.2毫米不等,針口很小,又稱為「微創針刀」。對組織傷害低,且不需麻醉、縫合,就能進入患處撥開緊繃沾黏的軟組織,達到鬆解拘攣肌肉筋膜的功效,是中醫獨有的特殊療法。

江科郁醫師指出,不同於一般針灸會將針留置在患者身上,進行針刀治療時,每個下針點只需停留數秒,不需留針在病人身上即可完成治療。對於急慢性緊繃疼痛、術後肌筋膜沾黏都有顯著效果。江科郁醫師說,針刀不僅能迅速舒緩疼痛,還能鬆解軟組織的沾黏、攣縮、阻塞及疤痕,解除病變部位對神經血管的壓迫,進而改善微循環。

頑固疼痛、骨刺、肌群緊繃 微創針刀幫上忙

適合以微創針刀治療的病症有很多,例如:

  1. 各種慢性軟組織損傷黏連所致的頑固性疼痛:滑囊炎、狹窄性腱鞘炎、五十肩、網球肘等。

  2. 骨質增生(骨刺)引起的痠痛:頸椎腰椎骨刺引起的頸部或腰部酸痛、退化性膝關節炎、創傷後關節炎、足跟痛等。

  3. 頸後肌群緊繃、頸椎退化而導致的眩暈、偏頭痛、耳鳴、後頭痛等。

江科郁醫師提醒,雖然微創針刀治療適合所有年齡層,但因屬侵入性治療,需透過專業中醫師診斷與操作。若有發熱症狀,或處於嚴重內科疾病急性期、血友病、嚴重糖尿病、身體虛弱、怕痛怕針灸的人,以及病灶部位有皮膚感染、紅腫灼熱、肌肉壞死或深部膿腫者,則應避免接受治療。

小毛病不管變成慢性疼痛 針刀治療搭配復健伸展

江科郁醫師說,組織沾黏的案例在臨床上相當常見,接受針刀治療並配合復健伸展,通常症狀就能明顯緩解。另外,若遇長期復健進度停滯時,針刀治療也能協助患者突破瓶頸。只不過由於多數民眾工作忙碌,並未養成良好的治療習慣,常常讓小毛病發展成如影隨形的慢性疼痛,醫師也呼籲民眾若有身體不適仍應及早就醫,並定期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

打AZ可能產生罕見血栓? 英研究團隊找到原因

40歲腸癌男堅持排毒療法 肚破腸流終離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1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很多人認為,睡得越多,就會越精神。   其實,那些睡得更多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們需要長時間睡眠,而是因為他們沒有好好地關照自己的睡眠系統,從而導致這個系統被削弱,不能高效率地工作。 很多朋友抱持著“睡眠是可以補回來的”這樣的觀點,今天玩得太瘋了,明天補回來。 你不知...

閱讀詳情 »

江湖術士靠手相算前途,其實手相不一定指示命運,但肯定預示你的健康。每個手指都有穴位與器官相連。靈活十指就在眼前,隨時可看,隨地可按。。。 我們的手部和足部一樣,佈滿了與人體器官緊密相連的經絡穴位,當身體某個部位發生異常,手掌的相應部位也會發生變化。而且優勢在於,手就像一面鏡子可以隨時看。&ldqu...

閱讀詳情 »

鼻頭上有小血絲,但擦藥,吃藥,還試了許多辦法都不管用,看起好紅。你可能得了酒齄鼻!酒齄鼻是一種發生於鼻、面中部,以紅斑和毛細血管擴張為特徵的慢性皮膚病。因鼻色紫紅如酒渣而得名。中醫文獻中又名「酒齄」、「赤鼻」。俗稱「紅鼻頭」、「糟鼻子」。本病的特點是鼻及面中部持續性紅斑和毛細血管擴張,伴丘疹、膿皰...

閱讀詳情 »

青少年處於成長發育階段,尤其男孩子一般火氣較大。另外,很多獨生子女在 父母的呵護下成長,不懂得照顧自己,出現感冒發燒也只知道吃藥、打針。   青少年清熱的策略 發熱時先採取物理降溫,吃藥打針後多喝水有利於藥效的發揮,發熱人體容易缺水,多喝水有助於降溫,最好是白開水,一次不要喝太多,要多次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