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關節沾黏動彈不得 中醫微創針刀深入筋膜解痛

關節沾黏動彈不得 中醫微創針刀深入筋膜解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0多歲的張先生,因運動傷害造成肩關節發炎沾黏,活動角度大減,每天穿脫衣服都疼得齜牙裂嘴;50歲的陳阿姨,因車禍進行腰部椎間盤手術,但術後傷口部位沾黏,從腰部到臀部整片肌群宛如架著鐵板,連彎腰穿鞋繫鞋帶都做不到。所幸經中醫幾次的「微創針刀」治療後,兩位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顯恢復,再也不用含淚穿脫上衣、梳頭髮和穿鞋了。

結合針灸與微型手術刀 中醫微創針刀鬆解軟組織

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中醫科江科郁醫師表示,中醫針刀結合了針灸針和微型手術刀的特點,從1980年代發展至今針體愈來愈細薄,刃狀的針尖直徑從0.6~1.2毫米不等,針口很小,又稱為「微創針刀」。對組織傷害低,且不需麻醉、縫合,就能進入患處撥開緊繃沾黏的軟組織,達到鬆解拘攣肌肉筋膜的功效,是中醫獨有的特殊療法。

江科郁醫師指出,不同於一般針灸會將針留置在患者身上,進行針刀治療時,每個下針點只需停留數秒,不需留針在病人身上即可完成治療。對於急慢性緊繃疼痛、術後肌筋膜沾黏都有顯著效果。江科郁醫師說,針刀不僅能迅速舒緩疼痛,還能鬆解軟組織的沾黏、攣縮、阻塞及疤痕,解除病變部位對神經血管的壓迫,進而改善微循環。

頑固疼痛、骨刺、肌群緊繃 微創針刀幫上忙

適合以微創針刀治療的病症有很多,例如:

  1. 各種慢性軟組織損傷黏連所致的頑固性疼痛:滑囊炎、狹窄性腱鞘炎、五十肩、網球肘等。

  2. 骨質增生(骨刺)引起的痠痛:頸椎腰椎骨刺引起的頸部或腰部酸痛、退化性膝關節炎、創傷後關節炎、足跟痛等。

  3. 頸後肌群緊繃、頸椎退化而導致的眩暈、偏頭痛、耳鳴、後頭痛等。

江科郁醫師提醒,雖然微創針刀治療適合所有年齡層,但因屬侵入性治療,需透過專業中醫師診斷與操作。若有發熱症狀,或處於嚴重內科疾病急性期、血友病、嚴重糖尿病、身體虛弱、怕痛怕針灸的人,以及病灶部位有皮膚感染、紅腫灼熱、肌肉壞死或深部膿腫者,則應避免接受治療。

小毛病不管變成慢性疼痛 針刀治療搭配復健伸展

江科郁醫師說,組織沾黏的案例在臨床上相當常見,接受針刀治療並配合復健伸展,通常症狀就能明顯緩解。另外,若遇長期復健進度停滯時,針刀治療也能協助患者突破瓶頸。只不過由於多數民眾工作忙碌,並未養成良好的治療習慣,常常讓小毛病發展成如影隨形的慢性疼痛,醫師也呼籲民眾若有身體不適仍應及早就醫,並定期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

打AZ可能產生罕見血栓? 英研究團隊找到原因

40歲腸癌男堅持排毒療法 肚破腸流終離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1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健保署最新資料統計,目前台灣洗腎的患者已突破7萬5千人,每年耗掉健保超過一成的支出。中山醫院中興院區院長連榮達表示,國內有高達四成洗腎人口皆由於糖尿病所致,由此可知,糖尿病患者是腎臟疾病的高危險群,控制血糖及血壓,對預防腎臟衰竭已是不可輕忽的議題。 為何糖尿病與腎臟...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7月號)針對淚溝、臉部凹陷等問題,多數人會透過玻尿酸來進行改善,然而玻尿酸維持的時間較短,使得許多人望而卻步,並進而考慮自體脂肪填充。但是自體脂肪真的適合所有的面部狀況? 有位身高180公分的模特兒,臉型跟五官都非常精緻,雖然年近30,但看起來就像25歲,她平時都在做微整來保養,因為沒有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日前媒體報導民眾因愛喝全糖飲料,每天都喝2000C.C.的手搖飲料在家昏倒後送醫,有嚴重脫水合併酮酸中毒現象,年僅30多歲竟罹患糖尿病。究竟包裹在甜蜜的「糖」之下,會帶來什麼樣的健康危機? 美國醫學專家日前發表研究,攝取過多的糖分,恐會致死,而且,身為父母者應從小就盡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70歲的施女士,罹患C肝多年,卻未定期回診追蹤,直到3年前突然腹痛,就醫檢查發現,已合併肝硬化,且左肝長出4.5公分的腫瘤,所幸燒灼去除;不料,去年底,再次就醫追蹤,又發現肝癌復發,右肝有3.2公分的腫瘤。 收治個案的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王嘉齊指出,該患者罹患C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