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冬天別補過頭! 中醫師教你「寒熱夾雜」體質該這樣補

冬天別補過頭! 中醫師教你「寒熱夾雜」體質該這樣補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對重視飲食的台灣人來說,冬天就是「吃吃吃」的季節,天氣冷了不想出遠門,沒什麼事情可做就吃點東西,加上年終節慶氣氛濃厚,免不了要與朋友聚聚,吃個羊肉爐、薑母鴨,保暖祛寒兼補身。不過也有很多人因此補過頭,吃到口內炎、失眠甚至腹瀉者在所多有。那麼我們該怎麼吃呢?


現代人多「寒熱夾雜」體質 薑母鴨少吃


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部兼任主治醫師中醫師方志男認為,現代人因飲食習慣改變,經常吃炸物的關係,有「寒熱夾雜」體質的人特別多。「寒熱夾雜」是什麼?顧名思義就是寒性、熱性的體質特點都有一些,這些人容易火氣大、口乾,卻又怕冷。方志男建議日常生活的飲食,還是以溫和的料理為主,避免薑母鴨等太過燥熱的飲食內容。同時有自體免疫疾病的人,例如類風溼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的病患,更要避免吃燥熱的飲食,以免疾病復發。


同時,方志男觀察到一個現象,那就是大家去中藥房想買藥材,煮點四物湯等一些大家都能夠自己料理的簡易藥膳時,老闆卻是問顧客「你要50還100」,而非針對體質,選擇適合的藥材。他建議大家如想煮藥膳,像是四物湯這類的,應該諮詢合格中醫師,針對體質進行調整。


國健署提醒慢性病患 天冷食補注意3要點


衛福部國健署也提供幾個重點:如有缺鐵性貧血者可以用鐵質高的食材如鴨肉、牛肉、羊肉;痛風、高膽固醇血症者,避免選腰子、大腸、肝臟、豬心等普林與膽固醇高的食材、也不宜選油脂過高的三層肉,燉雞、燉肉、燉內臟的湯品,痛風患者宜忌口;血壓過高或有心、腦血管疾病病史的病友,注意鹽分、膽固醇、飽和油脂,也要注意補品中勿大量加入酒精。


另外,國健署也提醒大家要選擇適當的鍋具。鍋具建議挑選陶瓷或不鏽鋼材質,不建議使用鐵、銅、鋁、錫等金屬材質。烹煮前,先洗淨藥材,用冷水浸泡30分鐘後,水加至一定量,大火煮至沸騰再轉小火慢熬,過程中勿開鍋蓋,以免揮發油成分散失;生鮮肉品的食材,如雞、鴨等,應先汆燙後,再與藥材共煮。最後,記得「購買中藥材時請至合格的中藥販賣場所」,購買合乎衛生標準規範的藥材。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沒完沒了的肩頸痠痛 你找到消除對策了嗎?
▸大雪氣溫驟降兩時間點最易發生中風 中醫養生首重護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Dream Girls的經紀人陳蓉蓉日前傳出有喜,好不容易懷胎6個月,卻因腦溢血而突然陷入昏迷,不僅肚子裡的女兒沒能保住,連媽媽都在多日急救下仍宣告不治。為何腦溢血如此可怕!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韋朝榮表示,腦溢血可分為原發性腦溢血與外傷性腦溢血。腦溢血是腦中風的一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冬天寒冷,許多人會喝酒取暖,認為酒精下肚後身體會發熱,是種不錯的保暖方式;醫師指出,其實酒精會使血管擴張,身體只是暫時感到溫暖,喝愈多會愈冷,更容易散失熱量,且酒喝太多會傷肝、傷腸胃,還會傷心臟,可別因為錯誤取暖方式而賠上健康。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黃兆康表示,寒...

閱讀詳情 »

台灣人很喜歡做「保佑」這個動作,其實這個「雙手合十」的動作,就是回到中線的一種。當雙手合十用力互推的時候,腹肌會用力,身體也會自然而然回到中線來。這個動作會促使肌肉收縮,產生能量,讓身體熱起來,因此覺得冷的時候,也可以做這個動作。如果覺得身體熱的速度太慢, 可以把屁股抬高一點,形成有點小半蹲的姿勢,...

閱讀詳情 »

閉吼開哈 當人體肌肉出現疼痛時,與體內缺氧不完全燃燒,因而 產生乳酸堆積無法代謝有關,此時增加肺活量、吐故納新就很重要。「閉吼開哈」是我參加愛笑瑜珈的活動之後,親自 體會出來而發展的動作,這是一種拍手擴胸配合呼吸發聲 的氣功,藉此增加呼吸量。「閉吼開哈」發聲目的是紓解壓 力,當人體的壓力被釋放出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