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關節腫痛無法穿衣 當心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作祟!

關節腫痛無法穿衣 當心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手關節腫痛無法穿衣洗澡 當心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作祟

「醫生啊,怎麼辦?我現在連洗澡都要靠兒子幫忙!」才五十歲的陳媽(化名)手部腫痛了好幾個月,看了國術館、吃了醫師開的止痛藥都沒有用,最後女兒帶她到免疫風濕科看診,才知道自己罹患了類風溼性關節炎;隨後接受了治療但效果不佳,後來醫師幫忙申請生物製劑,治療三個月後症狀就有了明顯的改善,也順利重回職場開始自己的第二人生!

嘉義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陳俊銘醫師表示,案例陳媽屬於比較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手部關節已經腫痛到連自己穿衣服都做不到,甚至連洗澡都要靠兒子幫忙才能完成。臨床上很多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都跟她很像,總是忍痛了很久才來就診,但這時候關節已經變形甚至有些已經開始遭到破壞,嚴重可能導致身體失能!

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中年女性 傷害關節且併發症多

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類風溼性關節炎好發在女性,特別是三十歲到五十歲之間的女性,男女罹患的比例約為1:3。有學者推測可能與女性荷爾蒙有關,因為女性荷爾蒙會讓身體的免疫細胞比較活躍,一旦過度反應,就會造成免疫細胞自我攻擊。

類風溼性關節炎典型症狀以手部關節為主,除了會出現明顯的晨間僵硬腫痛外,還可能會有鞏膜炎、肺纖維化、肺動脈高壓及心包膜炎等嚴重關節外的併發症,所幸比例並不高。但令人擔心的是,這類患者的血管年齡會比一般人更加快速老化,容易出現腦中風及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陳俊銘醫師解釋,這可能是因為體內的慢性發炎導致血管同樣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所以在治療上不僅要解決關節的症狀外,更要注意血壓、血脂、血糖等三高問題。

類風濕性關節炎有藥醫  生物製劑精準治療成新選擇

陳俊銘醫師表示,目前在診斷上除了詢問發病過程外,還會進行關節腫痛位置數目評估、X光片及抽血等檢測。治療方面除了改善患者關節疼痛的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藥外,更重要的是以免疫調節藥物來控制病情,減少發炎狀態。

除了傳統藥物外,目前生物製劑已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帶來治療的曙光。生物製劑是以基因工程的方式製造抗體,輸入人體後可以結合特定的細胞激素或訊息傳遞物質,精準的鎖定目標達到調節免疫反應的效果。但生物製劑也不是萬靈丹,單一藥物仍然有兩到三成病患對藥物反應不佳,所幸目前生物製劑的種類很多,患者可以多與醫師溝通討論適合自己的藥物。

陳俊銘醫師提醒,類風溼性關節炎一旦發病確診後,務必要持續接受治療,千萬不要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拖延治療的黃金期;同時保持低油、低熱量飲食與培養適當運動習慣,降低再發炎的機會,這樣才能與疾病和平共處,讓關節遠離慢性發炎甚至變形等危機。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8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牙痛看醫師,只要治療到牙齒不痛就好了嗎?今年30歲的王先生因牙痛而求診,醫師發現王先生右上方第五顆牙齒蛀牙很深、範圍很大,造成齒髓發炎,必須接受根管治療,並製作牙套將脆弱的牙齒保護起來。沒想到王先生因當天做完根管治療後,覺得不痛了、又不想自費做假牙,便沒再回診。果然沒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肺結核主要是由結核桿菌所誘發的疾病,又稱為肺癆,通常會透過飛沫傳染,並不會經由無生命的東西傳染;嘉義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黃萬均指出,若是出現咳嗽、痰量增加,甚至有發燒的現象,若持續三個星期以上,就要盡快就醫檢查,恐是肺結核所導致。臨床上,就有一名爺爺,平常身體健壯卻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今年的氣候很奇怪,從過完農曆年後,一波接一波的冷氣團來襲,讓人冷的受不了,除了易好發心血管疾病和流感之外,皮膚科門診中,還多了不少乾癢症的病人求診;皮膚科醫師指出,天氣冷,乾癢症就極易好發,最近不只是老年人,就連年輕人也越來越多,其實,天氣冷,不可常洗熱水澡,使用濕護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肥胖與許多疾病息息相關,如糖尿病、高血壓等,同時增加罹癌風險,其中也包括子宮內膜癌。根據統計發現,女性體重超標,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高出3倍;且未曾生產、停經年齡較晚,也會增加罹癌機率。醫師提醒,目前子宮內膜癌沒有篩檢方式;若停經後,陰道異常出血,最好立即至醫院檢查。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