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關節莫名腫痛 小心類風濕性關節炎上身!

關節莫名腫痛 小心類風濕性關節炎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關節莫名腫痛 小心類風濕性關節炎上身

38歲的小芳(化名)三年前手腳關節處莫名腫脹、疼痛,不但無法舉起水杯,連開門都有困難!到骨科求診及復健,卻不見好轉,持續服用半年止痛藥,最後四肢痛到無法走路,需依靠輪椅代步,經家人協助轉診到免疫風濕科檢查,確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透過生物製劑治療,病情獲得良好控制及緩解。後來小芳結婚懷孕,擔心藥物會影響胎兒健康而考慮停藥,經醫師建議調整使用適合孕婦使用的生物製劑,最終成功順利生下健康的男嬰。

自體免疫失調 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中壯年女性族群

台中佛教正德醫院風濕免疫科林剛民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機能失調疾病,好發於30至60歲的中壯年族群,女性罹患率是男性的三倍。由於患者因自身免疫系統失調,攻擊自己身體關節滑膜及其周邊組織而出現發炎反應,導致關節出現疼痛、僵硬及腫脹感,若未及時治療,關節可能會嚴重變形,導致失能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可能侵犯心臟、神經等全身器官。

根據臨床統計,約有三成患者在發病三至五年內因關節變形失去功能,導致無法工作而對個人、家庭及社會造成嚴重經濟負擔,患者千萬不能輕忽。

生物製劑減緩關節破壞 定期施打提升生活品質

林剛民醫師說,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是避免類風濕性關節炎惡化的首要關鍵,臨床上可以先透過DAS28(關節疾病活動度評量)評估工具來評估患者疾病活動度,並安排適合用藥。一但確診就應立即接受治療,以減輕關節疼痛、降低發炎反應和預防關節變形及內臟侵犯。

目前用藥方面,對於疾病輕微者可以服用消炎止痛藥或口服免疫調節劑來控制及緩解關節腫痛症狀;若持續治療半年仍未見效,則可申請健保生物製劑進一步治療,醫師會依照患者個別情況安排用藥,幫助患者達到完全緩解,消除關節腫痛,由於可採定期施打方式給藥,對患者來說方便許多。目前也有適合孕婦使用的生物製劑,懷孕跟哺乳期間皆可使用,有需要的患者可以跟醫師討論,做為用藥的選擇。

林剛民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症狀與其它急性關節炎、運動傷害或痛風類似,容易讓患者搞混而延誤就醫,建議若關節出現莫名腫脹及疼痛時,應盡速尋求醫生診斷及治療,以免病情惡化。另外,治療中的患者也千萬別自行停藥或減藥,只要定期抽血評估疾病活動度並積極治療,就可以讓骨關節不致變形,也可以大幅減少因病致殘及臥床的機率,患者的生活及壽命都能如同一般人。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1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靜心・淨心》心煩意亂怎麼辦?洛桑醫師教你「靜心速效4穴位」,有效降低焦慮情緒 藏族名醫洛桑加參出版《靜心・淨心:52周的修煉,一年後與完美的自己相遇》(時報出版)一書提到,最好的養生方法,就是那些最簡單、最容易學、最容易執行,又最不需要工具的方法,我最喜歡教大家的,也都是這種帥氣又精準的方法,請你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季節邁入春天,早晚溫差極大且病毒盛行,讓不少民眾鼻水直流、咳嗽不停,掛上了病號。資深耳鼻喉專科醫師李宏信提醒,除了一般的感冒外,季節交替時更是眩暈症發作的高峰期,有眩暈病史的民眾一定得特別留意與保重,以避免經常發作。   根據患者主訴的輕重程度以及症狀,眩暈...

閱讀詳情 »

目前檢測新冠肺炎病毒,是以核酸檢驗方式進行,平均約4小時且需特殊儀器。如何縮短快篩時間並加速檢測的通量,各國均投入眾多心力,而中央研究院於8日成功合成能辨識新冠病毒(SARS-CoV-2)蛋白質的單株抗體群,將可作為檢測快篩裝置的關鍵試劑;未來若成功量產,篩檢新冠肺炎有機會像流感一樣,15至20分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現代人多忙碌,以致三餐多不定時,進而使得腸胃深受其害,且容易出現胃酸逆流的問題,胃酸逆流是腸胃問題反映出的一種病理現象,千萬不能忽視潛藏的腸胃問題。中醫師重申,胃需要胃酸,如果靠抑制胃酸只是一時緩解假象,中醫調理腸胃紊亂是從整體,從氣調理順暢,藥廠製藥要先求不傷身,成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