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堵疫情醫護匡列導致人力短缺 擬推「提早解隔」措施

防堵疫情醫護匡列導致人力短缺 擬推「提早解隔」措施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為防範醫護人員確診,造成院內人力短缺,指揮中心在今(11)日公布醫療照護工作人力短缺之應變處置建議。


醫護打滿3劑 首次PCR陰性即可提前解隔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如醫療機構出現院內感染,有醫護人員被匡列導致人手不足,可報請地方衛生單位許可,如果醫護人員打滿3劑疫苗並過了14天,在接受1次PCR篩檢陰性後可提前解隔,返回工作崗位。


指揮中心表示,如醫護人員完成接種COVID-19疫苗追加劑達14天以上,且屬於無症狀密切接觸者,只要於1次核酸檢驗結果為陰性後,可返回工作,並於與確定病例最後一次接觸次日起第3、7、10日各再進行一次核酸檢驗,其後比照居家隔離者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之相關採檢規定。


防堵疫情醫護匡列導致人力短缺 擬推「提早解隔」措施

▲指揮中心發表新的醫護返回工作崗位建議。(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未打滿3劑仍須隔離 警消也可比照辦理


倘若未打滿3劑疫苗,或是打了第3劑但未達14天以上之無症狀密切接觸者,需要居家隔離,長度為與確定病例最後接觸次日起的7天。居家隔離期滿時,於1次病毒核酸檢驗結果為陰性後,可返回工作,並於與確定病例最後接觸次日起第10日再進行1次核酸檢驗。同時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警消同樣屬於社會運作的必要人力,主管機關可報請指揮中心循同樣模式處理。


防堵疫情醫護匡列導致人力短缺 擬推「提早解隔」措施

▲指揮中心針對疫苗接種的劑量來做隔離期間之區分,有打滿3劑可免隔離。(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求子4年終有果!試管療程成功與否 醫曝:必備3大關鍵
▸中度肥胖應積極減重嗎? 醫曝:合併這些問題就有必要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牙齒的疾病不僅是口腔問題,如果鼻竇遭細菌貫穿產生發炎,也可能導致鼻塞、鼻涕倒流等鼻過敏反應!正常情況下,牙齒會被1層健康的牙周組織如牙骨膜、牙床骨包覆,如果牙齒牙根有裂痕,或牙周、牙髓受到感染,上顎牙根又很靠近鼻竇底部,細菌就有機會互相流竄,造成牙齒與鼻竇持續發炎。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許多女性乾癬患者不敢懷孕生子,不只擔心用藥問題,更擔心疾病是否會遺傳。36歲的吳小姐就屬於這種案例,生完大寶之後,病情反覆,因為懷孕期間需要停藥,她沒有信心與病情相處,一直猶豫要不要生第二胎。所幸在醫師、家人鼓勵下,鼓起勇氣再生二寶,備孕到懷孕期間原本的藥物都停用,僅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來許多人開始忙著大掃除迎接農曆新年,但打掃時可得多注意,一不小心恐誘發媽媽手!安南醫院骨科方啟榮醫師指出,媽媽手其實就是狄奎凡氏症,正式醫學名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不限於媽媽才會發生,包括工作需長時間重覆使用拇指施力、操作鍵盤、握筆、使用手機的3C拇指族等都是高危險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陳時中強調,現在全台灣最乾淨的地方,應該就是部立桃園醫院!部立桃園事件群聚事件,因出現第889例個案,未能與其他患者有足跡連結,昨(31)日中央流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曾說,不排除有環境接觸感染,或有無症狀感染者,但部桃是否有環境污染,陳時中則說現在要釐清已經很困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