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曬乳 注意防傷或防黑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天氣日益炎熱,陽光愈來愈強,防曬乳選擇也有訣竅。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醫師陳建宇表示,合格的防曬乳大都在一定的時間內能防曬傷,但不是所有產品都能有效防曬黑。

陳建宇醫師指出,東方人比較重視防止曬黑,有些人即使沒曬傷,只要曬黑就認為防曬乳不夠理想。

醫師提醒,如果要挑選防曬黑能力強的防曬乳,應該注意對長波紫外線UVA防護等級,也就是以PA(Protectiongrade of UVA)為主要指標。PA是以+表示防護力,+愈多防護力愈強。由於UVA波長較長,穿透力較強,可達皮膚較深層,易造成皮膚失去彈性,導致皮膚老化、皺 紋、曬黑等,此傷害屬長期慢性累積。

陳建宇表示,陽光中的紫外線可分為A(UVA)和B(UVB),UVB屬於中波長紫外光,會導致曬紅、曬傷,長期照射可能皮膚癌。

市面上的防曬產品多會看到SPF(Sun Protection Factor)係數標示,指的是防曬品對中波紫外線,即UVB的防護能力。UVB雖能量較強但只能到達皮膚表層,因此一般所謂皮膚曬紅、曬傷肌膚,指的就 是UVB。因為易導致皮膚癌的正是UVB,所以SPF是防曬乳最重要指標。

SPF代表可以延長曬紅的時間,若原本不做任何防護下十分鐘會曬紅的皮膚,使用SPF15防曬乳,就將十五與十相乘,則為延緩曬紅的時間,即表示可延長一 百五十分鐘。但不表示用SPF30-50防曬品,就可以完全延長至三百-五百分鐘,因為人體會流汗,有可能使防曬功能消失,因此多補充才是正確做法。

 

防曬乳 注意防傷或防黑

圖:資料圖庫



陽光對於皮膚的傷害大多來自紫外線,北市聯醫皮膚科醫師陳建宇表示,每天在室外超過三十分鐘,即接受過量的紫外線。

陳建宇指出,防曬乳分成兩大類。第一大類是物理性防曬乳,第二大類是化學性防曬乳。物理性防曬顧名思義是利用物理性原理在肌膚表層形成反光膜,以反射方式 減少紫外線對肌膚的傷害,通常分子較大,顏色較為明顯,較油膩,但不易過敏,適合敏感性肌膚、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或幼童使用。

醫師解釋,化學性防曬則是將紫外線大量吸收進成分中,使其不進入肌膚,通常分子較小,較為清爽,但較易引發過敏反應,適合於油性肌膚、青春痘患者使用。目前多數廠商多取兩者混合的防曬。

醫師強調,多數人對於烈陽下的照射會較有警覺,但紫外線不但能直接穿透玻璃窗,也能經過物體反射,在陰雨天也僅是降低紫外線強度,並不能完全隔絕紫外線傷害。因此就算在室內或陰雨天也需要做好適度防曬。

本文出處:台灣新生報 

http://www.tssdnews.com.tw/?FID=10&CID=269459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春天來了!各式春裝上市,身上囤積的「脂肪債」已經無處可藏。中醫門診觀察發現,近期前來詢問埋線減重的民眾有增加的趨勢,又以女性為主,大多希望能藉由中醫埋線的輔助,加速身材回復最佳體態。 改良傳統針灸 埋線減重成為中醫熱門減重法 中醫師彭燕婷指出,中醫的瘦身原理主要是調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華航在1周內確診4名機師,也疑似導致1例本土個案,航空機組員恐怕成為醫事人員外,成為感染新冠帶回國內高風險族群,但機師疾病警覺不如醫事人員,案1091雖檢疫期滿採檢陰性,但隔日出現身體有異仍去人潮聚集活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急驗華航1,270名前艙機師,也批評華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病例,自印度(案1088)及比利時(案1089)入境;案1088在台接觸者匡列5人,當中1人居家隔離,案1089則無匡列接觸者。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案1088為印度籍30多歲男性,今(2021)年4...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南報導】嬰兒如果趴睡,恐增加猝死風險,但仰著睡覺,則可能導致「姿勢性頭形畸形」,後腦杓扁平,還可能影響臉部的對稱性。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嚴世島指出,這不是1 種疾病,但家長不可掉以輕心,建議就醫,如有必要,應在1歲之前,使用塑形頭盔,讓頭型正常渾圓。 6個月大早產男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