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止慢性發炎,需避免因自由基、發炎性物質、環境因素所造成的氧化壓力

慢性發炎主要是由被稱為「細胞核轉錄因子(Nuclear Factor - Kappa B,NF- KB)」的蛋白質作用而產生的。「NF- KB」因「自由基(活性氧reactiveoxygen)」、各種「發炎性細胞激素(發炎性物質)」而活化。其他引起發炎的原因也是因活化了NF- KB,進一步使發炎惡化而導致慢性病。防止慢性發炎,需避免因自由基 發炎性物質 環境因素所造成的氧化壓力

首先,自由基的關鍵在細胞內的粒線體(mitochondria)。食物中所含的營養素和呼吸而獲得的氧,在細胞內的粒線體進行能量轉換,但在最後階段若電子滲漏出來,而與氧產生反應則會發生自由基。若粒線體發生異常,或是數量過少,都會產生較多的自由基,而活化了NF- KB,引發慢性發炎。

發炎性細胞激素幾乎都被稱為「環境因子」。

例如下列幾項:

病毒細菌等的感染

石油化學製品重金屬放射性物質等毒性物質

飲食營養)、睡眠精神壓力等生活習慣

這些因子儘管只是少量,也不可大意。即使單獨一項不會造成問題,但大多會同時多發性的發生作用。具體而言,空氣汙染、感染、化學毒性、放射線毒性、低營養、氣候因素等多項因子,在體內摻雜便會產生病徵。這稱為「雞尾酒效應(cocktail effect)」。

而這些物質,在分子階段都可做為「氧化壓力」而起作用。氧化壓力,是因受到自由基等反應性極高的分子攻擊而引起的壓力之總稱。而慢性發炎就是因經常暴露在氧化壓力下造成的病狀。

因應氧化壓力的能力因人而異,擁有較多健全粒線體的人,其抗壓力也較強,但這也不是能憑個人意志就能如何的。空氣汙染等的環境因子也多屬於個人力量無法對抗的。正因為如此,「食用不會引起或可預防慢性發炎的食物」的方法就很重要了。

---本文摘自《顛覆飲食習慣:這四種食物不能吃!》一書

防止慢性發炎,需避免因自由基 發炎性物質 環境因素所造成的氧化壓力

精采摘文

飲食習慣急遽變化造成健康問題,並成為慢性病肇因

引發慢性發炎的有害物質等環境因子,侵入體內的4種途徑

飲食是人生的樂趣—依循80/20規則實行無空腹感輕鬆飲食三步驟!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人類智庫 www.humanbooks.com.tw》;歡迎加入《人類智庫》 www.facebook.com/humanbooks粉絲行列。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70歲伯伯乾咳了大半年都不見好轉,也未放在心上,直到咳嗽越發劇烈且走路時明顯感到呼吸困難,家屬這才驚覺事態嚴重,趕緊帶伯伯前往醫院檢查,終於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確診為菜瓜布肺。然而,伯伯在就醫時不僅肺功能已相當低下,甚至合併肺結核,短時間內就併發肺部感染,很快進展為肺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揮中心今(22)日發布,新增新冠境外移入6例患者,分別來自印尼(第613例、第614例、第617例、第618例)、美國(第615例)、菲律賓(第616例),匡列接觸者26人,當中14人須居家隔離;針對新冠疫苗施打,指揮中心可能先從外購疫苗開始,並預計最快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肺阻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全球或臺灣都名列十大死亡原因,主要罹病因素為吸菸!七十歲陳先生每天一包菸長達三十多年,去年走路、上樓梯常喘不過氣,呼吸有咻咻的哮鳴聲,在臺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邱國樑門診檢查,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肺阻塞」,邱醫師告誡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8歲的女性,因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合併急性心衰竭接受瓣膜置換手術,但心臟功能差,術後使用葉克膜維生系統及主動脈氣球幫浦,在加護病房躺了兩個月,普通病房又住了兩個月才出院;目前經長期復健,體力大幅改善、日常生活也可以自行完成。心臟病發作突然 避免復發再入院是重要課題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