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防溺5撇步大公開 開心戲水沒煩惱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綜合報導)

防溺5撇步大公開 開心戲水沒煩惱暑假來臨,氣溫逐漸攀高,學童到水域戲水的機會也會增加。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死因統計結果顯示,105年事故傷害死因仍是第6位,其中意外溺水或淹沒是事故傷害的第5大死因。暑假期間為溺水事件發生的高峰期,親子戲水需特別加強防範。

健康署呼籲防溺5招

國民健康署呼籲兒童及青少年戲水需考量安全地點與自身體能狀況,此外家長的教導及陪伴也是十分重要的。為確保水域活動安全,在戲水前瞭解「防溺5招」非常重要:

1) 選場所/

戲水地點需合法,要有救生設備與人員。

2) 看天氣/

天氣變化要注意,天候不佳要速離。

3) 先暖身/

下水前先做暖身運動,牛仔褲、身體勞累不下水。

4) 不嬉鬧/

危險行為要避免,跳水打鬧不可做。

5) 不落單/

家長陪同享天倫,同伴齊去相照顧,有人溺水別逞強,器材救人不可少。

戲水補充水分,預防熱傷害

國康署再次呼籲家長及學童,戲水要到有合格救生員的泳池或水域,提防任何發生危險的可能性,也請家長們多多關切孩子戲水活動的安全性,避免到重複發生溺水死亡的危險水域。

民眾從事戲水活動,防溺5招先學好保護自身及家人安全。另提醒您,戲水時要適時補充水分及避免於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從事戲水活動,以預防熱傷害。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楊雅雯女士患有巧克力囊腫多年,2年前囊腫突破裂造成急性下腹痛及腹膜炎,緊急執行手術,手術順利。原先楊女士夫婦考慮身體狀況,有無法生育孩子的心理準備,術後復原良好,爾後還傳來懷孕喜訊,夫妻倆喜不自勝。 易沾黏、下腹痛 經血堆積成巧克力囊腫 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醫師龐渂...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58歲的王先生常覺得右下腹部有異物感,走路久了會疼痛,就診後醫師發現,王先生的不適是腹股溝疝氣所致,透過內視鏡手術進行網膜修補,目前王先生復元順利,已回到正常生活。 下腹部有異物感不處理 恐致腸壞死 臺北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游智欽指出,疝氣好發於兒童及中老年人,而男...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成癮性藥物的濫用並不罕見,台灣藥物濫用的整體盛行率是1.29%,其中在青壯年及中年人間,有23萬人曾藥物濫用。藥物濫用中,又以毒品佔了很大部份。成癮性藥物使用,除了對一般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孕婦使用也會對胎兒造成傷害,寶寶出生後還會有藥物戒斷症狀的出現,必須住...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40歲的王小姐作息正常,有運動習慣,無不良嗜好,卻檢查出腎臟有12公分之大的惡性腫瘤。利用腹腔鏡微創手術將腎臟摘除,術後追蹤半年狀況穩定,目前傷口復原良好。 高血壓、肥胖、50至70歲為高危險族群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泌尿科醫師李香瑩表示,腎細胞癌是腎臟最常見的惡性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