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疫期間「雲端飲酒」正夯 國健署:小心增加染疫風險

防疫期間「雲端飲酒」正夯 國健署:小心增加染疫風險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歐洲辦公室「飲酒與新冠肺炎」指引,喝酒除了會導致胃潰瘍、肝硬化、腦中風、心血管疾病、失智等200多種疾病,提高食道癌、肝癌等罹癌風險外,亦會破壞身體的免疫系統,增加罹患新冠肺炎及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因此,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間應避免飲酒,才能減少酒精對免疫系統的損害,維持良好的抵抗力。


互道無限感謝 無須飲酒陪襯


近期受疫情影響,雖然每日確診數有持續下降,但還是無法跟朋友聚聚聊天,部分民眾於朋友圈間嘗試以「雲端飲酒」模式,透過視訊軟體連線與朋友一起喝酒,並配合時事話題:如近期因為日本、美國捐贈我國疫苗,國人自發性的雲端感謝活動,將視訊背景變成日本、美國著名景點,並購買該國酒精飲品及以「喝完」之行為表達感謝!由於是在家喝酒,也不怕醉倒路邊,常常不知不覺就喝過量了。國民健康署提醒,喝酒會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不利抵抗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更應該避免喝酒。


飲酒傷了身 罹癌失智增


越來越多研究證實,喝酒並沒有安全限量,加上台灣近半人口因缺乏酒精代謝酵素「乙醛去氫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2)」,喝酒容易臉紅,更會提高罹癌及失智症的風險。如果非喝不可,請儘量減少飲酒量來降低風險,根據「國民飲食指標手冊」的建議,男性每日不超過1罐啤酒(或相當於20g酒精量),女性不超過半罐啤酒(或相當於10g酒精量),如果是準備懷孕、懷孕期間或正在哺乳的女性,為了胎兒的健康,請千萬千萬不要喝酒。以茶(水)代酒,謝絕飲酒文化,疫情期間,要請您我一起來響應。


❤【NOW健康】關心您: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更多NOW健康報導
▸眩暈時不時發作 老年人、停經婦女2大高風險群要注意
▸肝癌5大高風險族群莫輕忽 提高篩檢頻率助肝癌早發現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花蓮報導】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近日舉辦「中醫顧健康,防疫好生活」活動,由中醫師盧昱竹及龔彥綸分享預防感冒與穴道按摩教學外,中醫部團隊也為候診的病人及家屬做耳穴健檢,幫助他們更了解自己的體質,進而提升身體的抵抗力來抵抗外在的邪氣。 最近寒流一波波來襲,隨著氣溫降低,病毒較為活躍,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花蓮報導】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近日舉辦「中醫顧健康,防疫好生活」活動,由中醫師盧昱竹及龔彥綸分享預防感冒與穴道按摩教學外,中醫部團隊也為候診的病人及家屬做耳穴健檢,幫助他們更了解自己的體質,進而提升身體的抵抗力來抵抗外在的邪氣。 最近寒流一波波來襲,隨著氣溫降低,病毒較為活躍,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據英國研究指出,氣溫每低1度,未來2個禮拜及1個月內罹患心肌梗塞的機會分別增加2%和2.6%左右!心血管疾病像是個隱形炸彈,隨時都可能發作,尤其是長期三高控制不好者,秋冬季節更應注意,因為突然的低溫會使血管急遽收縮,導致血壓飆升過大,容易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心衰竭和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天氣冷颼颼,禦寒保暖要做好!有時輕忽保暖,不經意之間就哈啾感冒、鼻水直流、嚴重還可能增加猝死、中風危險。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胡展榕醫師表示,天氣冷外出溫差大,除了衣物保暖外,適當運動也能讓身體暖和起來,運動流汗後,記得將汗擦乾,做好禦寒措施,才不會受到風寒入侵。頭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