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氣冷颼颼 寒流保暖這樣做

天氣冷颼颼 寒流保暖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天氣冷颼颼,禦寒保暖要做好!有時輕忽保暖,不經意之間就哈啾感冒、鼻水直流、嚴重還可能增加猝死、中風危險。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胡展榕醫師表示,天氣冷外出溫差大,除了衣物保暖外,適當運動也能讓身體暖和起來,運動流汗後,記得將汗擦乾,做好禦寒措施,才不會受到風寒入侵。

頭頸部最易受涼 吹風風寒入侵

胡展榕醫師表示,人體最容易著涼的部位包含頭頸、肩背頸、腹部、腳、鼻子,其中頭頸與肩背頸是身體陽氣傳輸重要的區域,也是防範風寒侵入的第一道防線,又腹部包覆人體的重要臟器,一旦受風寒入侵容易著涼引起身體病變,建議冬天頭頸部、肩背、腹部、下肢、臉部要保暖好,尤其強風也會讓體溫流失過快,不論冬季溫度是4度、15度都要避免強風直吹造成體溫流失。

保暖超重要 室內室外溫差大

冬季沒有保暖好,未來會延伸什麼問題?胡展榕醫師指出,頭部和背部有身體重要的經絡與穴位,受風寒之後,容易有頭痛、肩頸僵硬、誘發過敏、氣喘、抽筋、心血管疾病、猝死風險、腦血管與中風等病變。

醫師強調,別輕忽保暖的重要性,受寒之後,有些人可能開始喘不過氣、胸口痛、意識變化等,最好趕緊送醫,以減少危險性或是相關後遺症的發生。

運動活絡氣血 身體溫暖不怕冷

除了衣物保暖外,運動也非常重要,胡展榕醫師說,天冷時候,人們傾向於待在室內,活動量下降,整個人只會愈來愈冷並且增加心血管與血栓疾病的風險,適量運動促使身體暖和起來,鼓勵天氣再涼,可於室內起身活動身體,可作些導引運動,或是伸展操、太極拳、氣功、八段錦等,若是戶外太劇烈的運動則不建議;此外,運動時別穿短袖、泡冷水澡逞強,運動出汗時,記得將汗擦乾,才不會因溫差過大受涼,讓風寒有機可趁。

冬季禦寒 注意幾項重點

針對冬季禦寒,胡展榕醫師提供幾項保暖重點:

1. 衣物保暖:衣服採用洋蔥式穿法;冬天室內室外溫差大,攜帶帽子、圍巾、背心、斗篷、手套、腹圍、褲襪、襪套、口罩等都要保暖好。

2. 貼身用品:使用貼身保暖用品,暖暖包並非每個人都適用,假如有皮膚疾病,當心加重症狀。

3. 暖氣設備:開暖氣、電暖爐時,注意空氣的對流,切忌太乾燥;電毯使用小心燙傷。上廁所或洗澡時,若空間內有暖氣設備則可先預暖再使用。

4. 飲食保暖:藥膳食補、薑湯能溫暖功效,但有便秘傾向、睡不好等上火問題則不建議服用。惟要提醒的是,風濕免疫疾病等患者,使用藥膳前最好先諮詢醫師是否適合。

5. 溫水浸浴或泡腳:溫水泡腳10-20分鐘,水溫約41-42度,有時適量搭配艾葉、薑片,強化溫暖效果。結束後記得確實擦乾身體部位。

【延伸閱讀】

選擇醫美療程先等等 醫美顧問:肌膚檢測再決定

多發性骨髓瘤復發別怕 復發積極治療效果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8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過去2年,全國共篩檢出逾千名聽損兒,不過,去年進行初篩發現,有聽力問題的孩子共有1800多人,其中有逾300多名沒有完成檢查及治療。醫師建議家長,盡快帶孩子進行檢查,若確定為重度聽損,要把握6個月黃金治療期。過去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檢,須自費1200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拜醫療科技進步之賜,植牙技術也大躍進!傳統植牙技術得要取模並經過不斷修整,才能製作假牙,費工又費時;由於整合數位化科技軟體的出現,只需取得患者植牙部位的電腦斷層影像與口內數位化資訊,牙醫師就能夠運用3D技術擬定治療計畫,使植牙療程一次到位,植牙更精準,誤差小,而且品質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晚唐詩人杜甫的一首詩,道出唐明皇為了楊貴妃,不惜勞師動眾,千里送荔枝的故事,顯見荔枝的美味,有多讓人回味無窮。而今,荔枝依舊是夏天最熱愛的水果。營養師強調,荔枝雖含豐富營養價值,但GI值也很高!美白、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炎炎夏日容易使皮脂分泌旺盛,不少民眾為了抗痘,都會選擇含水楊酸(salicylic acid)及過氧化苯(benzoyl peroxide)成分的產品。食藥署提醒,使用此類產品應格外注意是否有過敏或不適症狀,一旦使用後狀況未改善、甚至惡化,就應立即停用並儘速就醫。水楊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