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阿嬤發燒以為熱中暑 原是泌尿道感染

阿嬤發燒以為熱中暑 原是泌尿道感染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65歲的女性王女士,因為發燒頭暈,到衛福部豐原醫院急診,一掛號就問醫師:「我是不是中暑了?」醫師仔細問診判斷病人並非中暑,熱中暑是因身體調節能力異常,無法正常排汗,常併有體溫高、意識障礙,甚至昏迷或休克。大部分急診病人就醫若主述為中暑,多半是熱疲勞,補充適當水分即可,但是病人已經發燒數天。

泌尿道感染而不舒服發燒

病人說4、5天開始不舒服發燒,那幾天氣候炎熱以為中暑了,甚至請家人協助刮痧,情況一直沒有改善才就醫。病人在急診檢傷時,體溫高達攝氏39度,尿液檢查發現有嚴重泌尿道感染,且細菌隨著輸尿管逆行感染,已經造成腎盂腎炎,經抗生素治療與水分補充,住院治療一周後,順利出院。

女性尿道短 泌尿道易感染

豐原醫院急診醫師林技政表示,泌尿道感染是急診室常見的細菌感染。所謂的泌尿道是指從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與附屬的器官,正常狀況下泌尿道是處於無菌的狀態,但在尿道出口處的細菌,容易經尿道逆行性的感染到膀胱。尤其女性因為尿道短,更容易產生膀胱發炎、泌尿道感染。

老人及糖尿病患者可能無常見症狀

泌尿道感染常見的症狀有頻尿、解尿灼熱困難、血尿、下腹部疼痛或腰部疼痛,不過,老年人或伴有糖尿病神經病變的人,常沒有這些常見症狀,因此會增加診斷的困難性以及病人對醫師診斷的質疑。王女士患有糖尿病並且規則服藥,沒有解尿灼熱感,才誤把泌尿道感染認為因中暑而發燒。

待在冷氣房更容易流失水分

林技政醫師提醒民眾,夏天不僅在戶外工作容易流失水分,在室內也很容易,很多人在室內的冷氣房,就不覺得該補充水分,但空調會調節室內濕度,使得皮膚表面有較少的汗液存留,比沒使用空調的室外更容易流失水分。

多補充水分 避免憋尿

至於如何減少泌尿道感染的機會?林技政醫師建議補充水分、避免憋尿,還要保持尿道口清潔,最好穿透氣通風的衣褲,避免太緊身,因為悶熱的環境容易造成細菌滋生繁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0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COVID-19病例(案440),為20多歲女性,今年2月下旬至卡達工作,曾於3月8日出現喉嚨痛、流鼻水與失去味覺等症狀,3月10日於卡達確診武漢肺炎並接受治療,4月8日二採陰性治療結束後,返回宿舍隔離至4月22日。 返家當日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許多人心目中的喜劇泰斗,主演過無數經典電影,《春風化雨》、《野蠻遊戲》、《心靈捕手》,甚至得獎無數的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你還記得嗎?或是主演《王牌天神》、《楚門的世界》的金.凱瑞(Jim Carrey),他的眼神及招牌誇張表情讓人印象深刻。還有童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生病吃藥還可以繼續餵奶嗎?」、「母乳儲存的時間可以多久?」,這2大問題分為位居孕產婦最關心問題排行榜之冠亞軍。最近受到疫情影響,不少則詢問「居家隔離期間需產檢怎麼辦?」,擔心影響寶寶健康。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表示,目前「孕產婦免付費關懷專線」服務人員於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1名33歲的C小姐,因經常感覺呼吸不順,且有胸悶、咳嗽等症狀,而至奇美醫學中心門診就醫,醫師予以藥物治療,經過1周後症狀並未改善,輾轉來到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思豪門診,表示目前仍然很不舒服,在診間時情緒相當焦躁不安。 經陳醫師檢查發現,C小姐的心跳速率1分鐘竟高達14...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