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降低慢性腎臟病腎功能衰退速度 藥物選擇是關鍵

降低慢性腎臟病腎功能衰退速度 藥物選擇是關鍵

匯流新聞網記者許哲綱/台北報導

雖然「世界第一」是各國醫界普遍追求的目標,但醫學永遠有例外。台北榮總內科部腎臟科主任林志慶指出,據統計,台灣末期腎病變無論發生率或盛行率都高居世界第一,最主要原因是病患在台灣接受透析治療毫無障礙且優質的健保醫療大大降低了第五期慢性腎臟病患的死亡機率,使病患有較高機會存活到需要透析時,此外,全國慢性腎臟病盛行率也高於11.9%;如何降低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功能衰退速度,藥物的選擇成為極關鍵的因素。

治療慢性腎臟病是項困難的挑戰。因為除了控制血壓、血脂、尿酸以及糖尿病的血糖或腎絲球腎炎的免疫調節之外,醫師同時還要考慮改善病患的貧血、心血管疾病、周邊血管病變、腎性骨病變、電解質異常及酸鹼失調等併發症的多面向。

林志慶指出,現有的藥物,包括: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葡萄糖鈉離子共同運轉器抑制劑和Pentoxifylline,雖然能夠延緩腎功能衰退的速度,但是仍然很少有藥物能夠逆轉腎功能的衰退而直接改善腎功能。

基隆長庚醫院腎臟科主任吳逸文表示,腎臟負責代謝身體的毒素及排泄水分,也在電解質,血壓及貧血的調節扮演重要的角色,一旦腎臟功能惡化,許多毒素會慢慢累積在體內,造成器官傷害。

吳逸文舉例,飲食進入腸道的成分經腸道代謝後,會產生養分亦會形成內毒素,如親蛋白尿毒素,這些毒素會藉由誘導複雜的氧化還原病變、DNA甲基化的改變及細胞衰老的現象,造成腎臟結構及血管平滑肌細胞的異常,導致腎臟及心臟血管功能的改變,而文獻顯示,若能有效降低這些毒素,即可減緩腎功能的惡化。

吳逸文指出,日本現在就有新的「腸道透析」治療,研發奈米科技粒子尿毒素吸附劑,吸附腸道內的親蛋白尿毒素排出體外,降低其濃度,達到抗氧化和血管保護的作用,進而改善腎功能,這一類治療可以輔助傳統藥物及飲食控制,達到更好的保護腎臟的效果,提供病患更多的治療選擇。

吳逸文提醒,針對嚴重便秘、腸道功能異常或曾接受腸道手術的患者,需要謹慎使用;臨床也發現不少腎病患者,輕信服用誇大療效和有安全風險的竹炭成分和一般活性碳成分製品,在未經長期大型臨床研究證實其安全性和腎臟保護效益的前題下,反而可能延誤改善腎功能的契機。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片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名醫論壇  治療慢性腎臟病再升級:腸道透析新觀念探討

從韓國緊急專案進口!居家快篩檢測組 15分鐘知道新冠病毒檢測結果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最新確診數字攀升至267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國內新增15例COVID-19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分別為6女、9男,年齡10多歲至60多歲,個案發病前,以美國及英國為主要活動國家,出國目的則多為工作或就學。值得注意...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戰線已經從境外拉到社區,居家檢疫成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口中,在邊境採檢之外,接下來最重要的第二條防線,日前隨機押陣第二批武漢台商返台而必須接受居家檢疫的防疫醫師以及護理師,在檢疫期滿後,今(27)日雙雙現身說法,...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影響,國際間原料藥「斷料」的陰影一直無法擺脫,為了避免有人趁機囤貨,食藥署今(27)日宣布實施管制措施,要求全台醫療機構或藥局採購藥品時,不能超買,只能採前一年的月平均實際用量來採購,如果叫貨超過上限,經調查認定有囤貨事實,將依...

閱讀詳情 »

▲(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有老菸槍,先受害的可能是不抽菸的人!一名50歲的家庭主婦就被迫每天吸二手菸,因為老公、兒子全都是老菸槍,躲也躲不掉,日前持續出現咳嗽症狀長達2周之久,覺得不對勁就醫,經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意外發現左下肺葉有一處約0.8公分的毛玻璃結節,切片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