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陪伴更有力量 助意外喪親者走出傷痛

陪伴更有力量 助意外喪親者走出傷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澎湖空難與高雄氣爆事件造成許多人意外喪生,遭遇親友往生的人當中,急性悲傷反應可能相當普遍而強烈。心理師表示,許多喪親者的親友可能很想提供安慰,但又不知道如何與其互動,深怕不小心傷到他們。

因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師高振傑從《心理急救操作手冊》當中,整理出3個重點提供給想幫助意外喪親者的您參考。

1)沒有「正確」的悲傷歷程

悲傷反應人人不同,因為所有的關係都是獨一無二。喪親者可能對往生者感到難過、生氣、愧疚、後悔等。而表現於外,可能是痛哭、木然、憤怒、不知所措等情況。因此,對於喪親者的親友來說,最重要的是去尊重與瞭解喪親者。尊重他們對於往生者的感受,而不是告訴他們應該如何哀悼,也應瞭解他們很可能持續經歷一段難過、孤單、或憤怒的時期。

2)陪伴比話語更有力量

當不知道要說什麼的時候,通常會說出「節哀順變」、「我知道您的感受」、「您要不要哭一哭?」這類出自好意卻沒有安慰效果的語句。事實上,不需要刻意對喪親者說些什麼,可透過安靜的陪在身邊、對他們拍肩或擁抱,這些互動就能帶來安慰與幫助;如果喪親者很想談論往生者時,可以安靜傾聽,但不要探問,提供他一些隱私。

3)注意喪親者在酒精或藥物的使用

有些人在喪親之後,會比平常喝更多的酒或使用更多安眠藥或止痛藥,甚至會試圖用非法藥物。以長期來看,這些東西會讓狀況更糟糕,因為它們打亂了睡眠週期、造成健康問題、潛藏了酒精或藥物成癮的風險。高振傑說,如果發現親友在喪親之後更難控制對酒精或藥物的使用,建議尋求醫療協助。再次提醒,如果喪親者在這段哀悼過程中感到十分不舒服,可以陪著他尋求心理衛生或精神醫療專業協助。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12歲的高小妹2月開始有全身無力感覺,因咳嗽流鼻涕到診所看診,抽血檢查發現貧血,媽媽帶她到小兒科檢查,檢查報告還沒有出來,高小妹又因急性腹痛送急診,檢查發現腹腔腸道外有氣體,判定是腸胃道臟器破裂,立即安排緊急手術,手術中發現胃穿孔化膿,將胃穿孔處修補縫合後進行積極藥...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小智是名聰明活潑的小三生,上課喜歡跟同學講話,老師把他換到前面座位,小智仍然很難專心上課,下課時也會因玩得過火而受傷,某天小智休息時去盪鞦韆,頭部著地落下癲癇的後遺症,得長期在神經科服藥控制,經過評估,小智確診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在藥物協助下,小智上課開始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日前因寶島低音歌王郭金發不幸猝逝後,網路瘋傳為了預防突發性心肌梗塞,應該隨時備有藥品「耐絞寧」,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郁志表示,耐絞寧不像是感冒藥,不是家庭常備藥,屬於醫師處方用藥,若民眾有胸悶、胸痛等症狀,應就醫檢查,預防勝於治療,而不是把急救藥物當成保命符。...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77歲的呂姓老翁,偶爾感冒咳嗽,平時很少有不舒服的情況,但近來連散步都會很喘,就連去上個廁所也會喘到不行,甚至覺得呼吸困難,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原來老翁竟患有「先天性心房中膈缺損」。 成年或晚年之後才會有呼吸困難症狀 豐原醫院心臟科主任曹承榮表示,先天性心房中膈缺損,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