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隱形的健康危機,逾八成民眾不知道應「坐滿坐正」!

現代人上班長時間坐辦公室,下班就窩在沙發上,倘若坐姿不良,便容易出現腰酸背痛的情形,長期下來也可能導致上半身重量壓迫脊椎,甚或是椎間盤突出,引起劇烈腰痛影響日常生活的情況,究竟國人對於「正確坐姿」的認知是否正確?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網因此針對1,706位13歲以上民眾進行調查。

隱形的健康危機,逾八成民眾不知道應「坐滿坐正」!

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網詢問:請問下列哪一項不是正確的坐姿?答案為:「臀部只坐椅子的三分之一面積」,此為錯誤的坐姿,而選擇「臀部只坐椅子的三分之一面積」的受訪者,僅占16.8%,顯示僅一成五(16.8%)左右的民眾知道「臀部只坐椅子的三分之一面積」不是正確的坐姿,亦即高達八成五左右的民眾對於「正確坐姿」的認知有誤。

隱形的健康危機,逾八成民眾不知道應「坐滿坐正」!

進一步以「性別」為基礎進行交叉分析,結果發現男性選擇「臀部只坐椅子的三分之一面積」的比例較女性高,分別為18.7%及15.2%,顯示女性對於「正確坐姿」的認知比男性更不清楚。基本上,正確的坐姿需要頭部保持正中,如使用電腦時眼睛需與螢幕頂端平行,且臀部一定要坐到椅子最底部,背部靠在椅背上,而腰部若是不能伏貼在椅背則可以加個靠枕。坐好後椅子前緣和膝蓋必須保持至少五公分的距離,否則代表椅子太深,雙腳也必須平放在地面上,如果懸空就要再加上腳墊。手腕也不可以懸空,以免造成腕隧道症候群,也就是俗稱的電腦手。

由於坐的時候,身體重量會集中在腰臀部,因此也對脊椎造成很大的壓力,除了保持正確良好的坐姿外,起身時也要特別注意,背部應盡量保持平直,也就是直背起身,因為彎腰的姿勢對脊椎的壓力負擔更大。如果以正確坐姿入坐後,一下子就又回到斜靠在椅背上的彎腰駝背、骨盆後傾的不良姿勢,可能是因為軀幹部位肌力不足所導致,試著在兩膝中間夾一張紙或一塊紙板,可訓練大腿內側肌群及軀幹部位肌群的肌力,同時也能維持正確坐姿,減少肩頸、腰酸背痛的機會!

隱形的健康危機,逾八成民眾不知道應「坐滿坐正」!

此調查針對波仕特線上市調網13~65歲會員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樣本為1,706份,調查時間為2016/02/05(五),在95%的信心水準下,正負誤差為2.37%。執行方式是波仕特線上市調網(Pollster Online Survey)透過網站市調平台,針對會員進行抽樣調查;由波仕特發送email邀請會員填寫波仕特所發佈的問卷,進行市場調查及市場訊息蒐集。波仕特會員皆經過手機簡訊與email雙重認證通過,樣本資料可信度高於一般網站會員。

 

參考資料:

【自然生活網】怎麼坐,坐更久?

http://i-nature.uho.com.tw/articles8/5/258.html#.VuepvJx97IU

【良醫健康網】正確坐姿=椅子坐滿 十八銅人操4招甩痠痛

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044950

【TechNews科技新報】助你保持正確姿勢!ALEX智慧姿勢追蹤器可有效防止低頭駝背

http://technews.tw/2016/02/23/alex-wearable-posture-tracker-and-coach/

 



     線上問卷,盡在
波仕特Pollster

       最新、最多元的市調新聞發表,

       填答問卷,就有現金回饋、禮券、禮品等多樣好康送給您

       馬上變身網賺達人! https://www.facebook.com/pollster.tw  

     

相關推薦

糖尿病克星:秋葵秋葵,又名六角豆(Bhindi)。有植物偉哥之稱,也是糖尿病的克星。上個月,在一個電視節目中我獲悉一種糖尿病的治療方法。由于我是個糖尿病患者,我嘗試了而它非常有效,我的血糖現在已得到了控制。實際上我已經減少了我的藥量。拿兩條六角豆并切除頭尾兩端部分,再沿長身中間界一小刀,然后將這兩...

閱讀詳情 »

疏忽的疼痛,另類膝蓋痛!在『達康遠紅外線』粉絲團經常介紹關節炎或韌帶等病因與復健動作,而這次我們將會討論一些普遍但可能容易被忽略的膝蓋疼痛,也讓各位對膝蓋疼痛可以更加瞭解與認識。這次介紹的伸展、強化動作,較適合一般人進行練習,藉此紓展肌肉跟改善關節活動幅度為主;但如果曾罹患關節肌肉肌腱等問題的人士...

閱讀詳情 »

我國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先生表示,他們研究團隊研發的醣分子乳癌疫苗正在作第三期臨床試驗,若是成功,不僅可治療乳癌,也可對至少15種癌症產生有效抗體,翁院長表示:蛋白質表面都有醣分子,研究團隊發現癌細胞和癌症幹細胞,也有三個特殊的醣分子.翁院長強調:這三個特殊的醣分子除可在乳癌細胞找到,也包括肺....

閱讀詳情 »

不管是你娘還是你奶奶告訴你的,她們肯定是正確的:比胳膊肘小的東西都不該放進耳朵裡。但為了準確明白為啥我們不用掏耳朵,首先我們要來看看為啥我們耳朵裡會有耳屎。這團噁心的不明物醫學上稱之為耳垢,實際上是起著保護作用的。 “耳屎的作用其實是為了保持耳孔的清潔,”美國耳鼻喉頭頸外科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