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雙側植入電子耳復健佳 0至60歲成效都驚人

雙側植入電子耳復健佳 0至60歲成效都驚人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64歲的陳先生在48歲時因腦膜炎引發重度聽力損失,因而植入人工電子耳。雖然可以聽見蟲鳴鳥叫,但是無法辨識聲源方向。為了要像一般人能用雙耳聆聽、聽得更清楚,於是植入第二耳電子耳。術後遵循聽能復健老師勤奮復健,不僅聽聲辨位功力大增,在吵雜環境溝通的困擾也都大大改善。 

利小弟弟出生時並未做聽力篩檢,直到6個月才因為吸塵器高分貝噪音都吵不醒,爺爺覺得不對勁帶去醫院檢查,才發現患有極重度聽力損失。但經過聽能復健師建議,2歲半植入第一耳人工電子耳之後,讓利小弟學習成效突飛猛進,進入小學第1年就當上模範生,去年再次植入對側耳的電子耳。經過半年的復健課程,爺爺表示,利小弟已經可以透過多媒體播放媒介聆聽短文,也能在噪音環境用電話對談。

各年齡聽能復健成效好 雙耳電子耳植入最佳 

聽能復健的成效,已從過去學齡或學齡前兒童的身上展現,延伸到成人甚6、70歲長輩,尤其是雙耳電子耳植入者。執行人工電子耳手術逾20年的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科資深主治醫師林鴻清表示,聽力障礙分為先天遺傳與後天因素,後者多與工作環境噪音、老化相關,均以早期診斷並配戴聽覺輔具與接受聽語療育為主。 

第二耳電子耳植入 言語辨識、聲源定位更佳 

執行百例雙側電子耳植入手術個案的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吳哲民醫師長期追蹤與研究雙側植入個案發現,噪音背景下,雙側耳植入電子耳會比單側植入擁有更佳的言語辨識力及「聲源定位能力」,這也是現階段耳鼻喉科醫師極力支持第二耳電子耳植入的重要因素之一。 

吳哲民醫師更指出,兩耳植入的時間間隔也是關鍵因素,間隔過久,術後的聽力品質可能相對遞減,但非絕對,仍建議儘速至醫院進行評估。 

輔具與復健要雙軌並行 

聽損者的復健之路其實相當艱辛,資深語言治療師王文惠老師對此表示,除了掌握「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原則,配戴適合的輔具並不放棄聽能復建訓練,復健效果都是可以樂觀預期的。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4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路/記者邱倢芯、梅志銓報導)根據國內的最新統計,每2位學齡兒童中,就有1人近視。眼科醫師指出,由於兒童眼部發育尚未成熟,因此在18歲以前通常是以近視控制方式居多;目前近視控制的方式有二種,一是點散瞳劑(Atropine)藥水,第二種方式則是讓兒童晚上睡覺時配戴角膜塑型片。散瞳劑控制惡視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是否曾經聽過這樣的說法,女性懷兒子時,會因為男女荷爾蒙不同,進而導致皮膚會變粗糙,若是懷女兒,則會因為雙方荷爾蒙相同,皮膚會變得光滑細緻;皮膚科醫師指出,懷孕會造成皮膚粗糙和長痘痘,這都是因人而異,想要在產後肌膚更美麗,就應該要做好保養措施。膚質會改變 色素沈著+斑更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開學了,許多小朋友經常會為了寫功課,或是沈迷於網路,進而到半夜才睡覺,加上秋老虎天氣仍然炎熱,飲料一杯接著一杯喝,小心這些行為都可能影響兒童健康及正常生長!醫師提醒,發育階段的孩童需要充足的睡眠,建議晚間11時前就要熟睡,而攝取過量的糖分,除了容易造成肥胖外,也會抑制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邱倢芯報導)為了降低醫療城鄉差距,國內有廠商與動態生醫指標團隊,共同推出了行動健康照護檢測儀;未來除了可將簡易的醫療檢測帶入各戶人家,更可讓就診不易的偏鄉地區民眾,不再因為要檢查身體而舟車勞頓跑到大醫院掛號,或是等偏鄉服務醫生到來,讓民眾可方便在家,以簡易的步驟,即可做自我檢測健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