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難言之隱?!50歲以上成年人約有50%受夜尿所苦,多半是「這個病症」引起...

年過耳順的唐伯伯,平日喜好泡茶聊天,最近卻夜尿頻繁,前幾天半夜,還因為急著起床解尿,在浴室滑了一大跤,所幸家人及時發現、送醫處理,才沒有大礙。研究指出,晚上起床解尿1次,跟晚上起床解尿3次,在整個年度的住院天數是有差異的;特別是晚上起床夜尿愈多次者,因為跌倒意外住院的機率與天數,明顯比沒有夜尿者增加許多。

難言之隱?!50歲以上成年人約有50%受夜尿所苦,多半是「這個病症」引起...

臺大醫院泌尿部主任暨臺大醫學院泌尿科教授蒲永孝醫師指出,上了年紀的銀髮族,不論男女都容易面臨「夜尿」症狀。根據臨床統計,50歲以上成年人約有50%受夜尿所苦,進而造成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相關症狀。尤其有夜尿困擾的人,通常會合併尿急,如果晚上急著起床尿尿,很容易發生跌倒意外,增加骨折風險。

進一步分析年長男性夜尿的成因,多半是「攝護腺肥大」所引起。根據統計,60歲以上男性約有半數以上都有攝護腺肥大問題,80歲以上長者比例更高達八成;患者不僅會出現尿不出來等排尿障礙,還得面臨夜尿頻頻、睡不好覺的窘境,要是不積極治療,還可能導致腎功能障礙,得終身洗腎。然而,不少年長者都因礙於面子,而不願接受治療。

對此,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暨《大家健康》雜誌總編輯葉雅馨表示,很多民眾不願到泌尿科或婦產科就醫,往往是對私密器官的不適羞於啟齒,認為對醫師吐露排尿困擾帶有特殊色彩,為了避免這樣的聯想,家屬可用健康檢查、尿液篩檢、腎臟功能檢驗等說法,帶家人到醫院就診,跨出第一步。

倘若患者檢查後不願配合醫囑、積極治療,葉雅馨主任建議家屬,不妨運用別人的案例來做話題引言,例如:同事的父母親或隔壁鄰居也有排尿的困擾,拖拉很久後去看醫師就治好了,才說早知道第一時間就要去看醫師……。總而言之,善用溝通技巧,軟硬兼施,試著了解患者不願就醫治療的想法,找出癥結,才能對症解決。

 

【更多資訊請上《大家健康雜誌》;《大家健康雜誌》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今天北市府公布218路線公車司機疫調,柯文哲表示該確診者一家五口全確診,最主要的感染途徑還是「家戶感染」,他也呼籲大家防疫在家不要共桌吃飯,時間也要錯開。柯文哲坦言現在「家戶感染」的問題仍是北市最頭痛的問題,未來還是會採精準疫調的方式擴大匡列接觸者。柯文哲公布客運公車駕駛確診疫調,該確診者的媽媽在6...

閱讀詳情 »

國內混打疫苗呼聲變高,指揮中心和台大醫院證實,正透過醫院進行小規模混打臨床試驗,未來是否可能開放?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國外確實有進行小規模「AZ+莫德納」試驗,特別是在免疫反應中,「AZ+莫德納」的確比「AZ+AZ」來得更好,近期他們會再度召開會議,檢視值不值得混打注射。指揮官陳時中也說,專...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29例COVID-19本土病例,以及3例境外移入。其中桃園有2例本土確診個案,以及1例境外移入個案。桃園市長鄭文燦說明,該位境外移入個案為航空公司的外籍機師,曾接種兩劑輝瑞疫苗,放長假在美國休息,7月2日入境檢疫14天,隔離期滿確診,Ct值33.3。鄭文燦...

閱讀詳情 »

國內COVID-19疫苗陸續到貨,各縣市展開大規模接種。統計數據截至15日為止,有超過418萬人只想打莫德納(Moderna)疫苗,產生「挑廠牌」的現象。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今日下午在記者會上表示,兩種疫苗都能提供足夠保護力,希望民眾盡早施打提高保護力。滿18歲320萬人願意打AZ疫苗,未來3週都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