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電話手機地址一留再留都亂填 離譜居家檢疫者害北市疲於奔命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居家檢疫及隔離趴趴走歪風難止,台北市衛生局今(19)日再公布新增開罰8人,讓台北市的總開罰人數已經有46人之多,總罰款金額也衝到75萬元;疾病管制科科長余燦華表示,近期甚至有居家檢疫民眾「蓄意」留下錯誤電話及地址,且一連二、三次,讓防疫人員光找他就疲於奔命,決定加重開罰。

台北市衛生局是在19日再度針對8名未配合規定擅離指定住所的居家檢疫民眾各裁處1萬元罰鍰。令人較憂心的是,過去幾天以來,台北市天天都有開罰紀錄。

余燦華說,台北市目前一共開罰46人,依情節輕重,違反居家檢疫規定者分別遭開罰1萬元罰鍰的有41人、7萬元罰鍰則有4人;另外,違反居家隔離規定遭開罰6萬元罰鍰有1人。

在第一次開罰就開出7萬元罰鍰的名單中,除了先前在西門町落跑的3名來台港人之外,余燦華說,最新挨罰的1人則是多次、連續留下錯誤資訊,先留電話是錯的,再留手機還錯,最後連地址都填的是不實住處,讓防疫人員疲於奔命。

余燦華指出,根據台北市的裁罰標準,針對居家檢疫者初犯者開罰1到7萬,第二次5到11萬,第三次才是9到15萬,但該名民眾行為實在離譜,第一次就決定開罰7萬。

台北市衛生局強調,為防堵新型冠狀COVID-19(武漢肺炎)病毒於社區及醫療院所傳播,對未配合居家隔離及居家檢疫規定擅離指定住所民眾將持續開罰,只要是尚未解除居家隔離、檢疫的民眾,務必確實配合防疫政策相關規定,避免觸法受罰。

而居家檢疫或隔離期間若有出現發燒、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時,民眾應主動與台北市衛生局防疫專線2375-3782聯繫,依指定方式前往指定醫療機構就醫,外出時應戴口罩,禁止自行前往就醫。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比口罩難送5倍!藥局開賣「防疫酒精」遲到貨 民眾竟飆罵藥師

第24例最新病情曝光「目前最重症者」! 醫揭低中高三層接觸變缺口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民以食為天,享受美食也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大樂事,可是享受的同時千萬別了我們的身體健康啊!快來看一看,醫生告訴你,絕對不能吃的七種肉類都是什麼。   1 羊懸筋——病變組織 又稱蹄白珠,一般為圓珠形、串粒狀,是羊蹄內發生病變的一種組織   &nbs...

閱讀詳情 »

他是毒物俠醫林杰樑生前的重要「戰友」,從美牛瘦肉精、塑化劑到餿水油,都可聽見他的鏗鏘之詞;他只看數據講話,得罪政府、廠商甚至環保人士,也不退縮。 罹患眼疾恐失明的台大教授吳焜裕,跟時間賽跑,只為了看清更多食安黑洞,守護民眾健康。 撰文/梁任瑋 從三聚氰胺、美牛瘦肉精、塑化劑到餿水油、飼料油,台灣食品...

閱讀詳情 »

食安問題連環,怎麼吃才能吃得安心?而居家生活環境中也充滿了各式各樣你想不到有毒物質,毒物專家楊振昌醫師和讀者分享如何遠離生活中各種毒害。 文‧洪寶山 繼2011年塑化劑事件、2013年棉籽油混充食用油品事件後,餿油事件像是滾雪球一般越演越烈,黑心公司回收餿油、進口工業用油和動物飼料油混充為一般民眾吃...

閱讀詳情 »

1.看完報紙要洗手   印刷油墨中常使用乙醇、異丙醇、甲苯等有機溶劑,這些物質即使是殘留部分,也對人體有害。因此,看完報紙後要記得洗手。另外,早上取完牛奶或報紙後也要洗手。因為牛奶箱、報紙箱都很容易滋生細菌。 2.外出回來要洗手 外出期間,雙手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一些公共場所的東西,比如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