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青壯年擺脫白內障 生活增晴彩

青壯年擺脫白內障 生活增晴彩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位王先生兩眼罹患白內障,視力只有0.05和0.4,即使戴著眼鏡,看報紙仍霧濛濛,日前接受白內障手術,選擇使用抗老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術後驗光兩眼0度,視力各回升至1.0。王先生說:剛開完右眼白內障,覺得瞎眼變明眼,看東西變得很清楚。隔了一個月,再開左眼白內障,整個感覺更是年輕了許多,覺得恢復了年輕的視力,現在也可以自己開車,想去哪就去哪,活動自如。
桃園醫院眼科主任王璋驥表示,所有白內障患者接受手術後,都會面臨老花或散光問題,以及光線刺眼的困擾,尤其以老花最為常見;一般人40歲後,都有不同程度的老花,由於近視度數能減輕老花現象,老花較輕者可能感覺不到,但是當患者接受白內障手術後,近視獲得矯正同時,反而導致老花問題突顯,看近物則會模糊,包括看報紙、手機、平板,剪指甲和穿針缐等都需要戴眼鏡才看得清楚。
另一方面,很多老年人罹患白內障逾數年以上,白內障造成水晶體混濁,擋住大量光線,大部分患者已習慣昏暗的視覺,但接受手術後,眼睛接受的光線回到正常,會突然感到明亮許多,甚至覺得刺眼;此外,有部分白內障患者接受手術前即有散光,另外有些病患在術後才出現散光,由於角膜、水晶體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散光,不論看近、看遠都會模糊不清,需要配戴眼鏡。
所以,「選擇適合的人工水晶體很重要!」王璋驥主任指出,人工水晶體分成球面及非球面、單焦點及多焦點、有無過濾藍光及矯正散光等功能,目前健保給付球面單焦透明片,術後多數需要配戴一到兩副眼鏡。
至於該如何選擇適合的人工水晶體呢?王璋驥建議,患者可選擇非球面水晶體減少球面像差,濾藍光水晶體則可減少藍光對視網膜造成的負擔,多焦點水晶體、矯正散光水晶體則可減少對眼鏡的依賴,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高階多功能水晶體,醫師必須審慎評估患者角膜、視網膜、黃斑部及視神經等健康狀況,是否能發揮水晶體的功效,才能得到滿意的效果,提升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57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全民瘋賞櫻,民眾「暴走」欣賞美景,因足底筋膜炎而就醫的患者也明顯增加。 知名皮鞋集團旗下足醫健康中心團隊提醒,由於塞車時雙腳長時間處在低活動量的狀態,和下車後立刻四處走動的高活動量形成落差,有時又要停留在景點處等待拍照,若在斜坡站得比較久,就好比讓雙腳長時間站在拉筋板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六十歲男性因為左半邊肢體突然間無力,被診斷為急性中風住院治療。病人自述覺得不解,自已平常並沒有抽菸喝酒,也沒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等病史,日常生活也無異狀,每年公司都有安排抽血作定期健康檢查,印象中也沒有大問題,為什麼會發生中風呢?血紅素和血比容過高 恐致真性紅血球增生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80多歲長者,腿部潰瘍反反覆覆經過10年以上都無法完全癒合,每天包紮傷口,病情拖了又拖。經過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吳佳鎮醫師診斷,原來這是患有靜脈曲張,並且已經到達嚴重的第六期,也就是開放性、不能癒合的靜脈潰瘍傷口,醫師初步教導病患以繃帶加壓後,皮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適逢三月婦女節,國民健康署提醒每位女性朋友,預防婦女癌症要從日常生活做起,呼籲民眾別忘了提醒周遭女性親友們,符合資格應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及子宮頸抹片檢查。107年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年報資料顯示,新診斷乳癌個案為14,217人,換言之約每37分鐘有1名婦女罹患乳癌,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