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青少年遭性侵害去年通報破4千人! 近1成遇到狼網友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青少年暑假網路或APP交友,當心防「狼」!國健署今(2)日指出,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性侵害通報案件當中,12到18歲受暴人數共計4267人,其中有396名被害人是受到網友性侵害,占比接近1成(9.3%)。

在國健署「青少年網站-性福e學園」的「諮詢特派員」免費線上諮詢服務上,也收到數則青少年關於網路交友的求助留言,包括:「我高中時在交友軟體上和網友互傳了私密照,現在好擔心照片外流,我該怎麼辦?」「我在網路上與認識一名可以聊心事的網友,感覺像在談戀愛,但朋友都說我被騙了,是真的嗎?」。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提醒,不少青少年透過網路或交友APP等管道認識新朋友,儘管透過線上的方式與人互動快速方便,但在網路虛擬世界當中,青少年容易失去警戒心,若在資訊不足,且缺乏自我保護的情形下與網友見面,更可能進而遭受傷害。

面對網路交友,國健署特別呼籲青少年應掌握「避開地雷」、「用心察覺」、「保護自己」、「走為上策」的網路交友4原則,才能自我保護:
 避開地雷:遇到不適當的聊天對話,如:剛認識就想要獨處的網友,建議快點封鎖!
 用心察覺:看看對方的自介、照片與貼文,配合常見的搜尋功能,有時就可以察覺可能的謊言。
 保護自己:前幾次碰面約在人多、熱鬧的地方,如果可以的話,請朋友陪伴,最好不要一個人赴約。
 走為上策:一旦發現不對勁,趕快「走為上策」!

青少年遭性侵害去年通報破4千人! 近1成遇到狼網友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短期商務來台鬆綁國家名單有變! 新增3國、澳洲再爆疫情改列觀察

陳時中:國產疫苗最快1家本月人體實驗 採購瑞德西韋不納健保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嗜吃檳榔、菸酒,49歲的呂先生,多年前被確診出罹患唇癌,他卻礙於經濟,沒有穩定就醫,最後腫瘤越長越大,不但整張臉被一顆不規則形狀的大腫瘤吃去近4分之1,嘴唇更是被侵犯到幾乎看不見,惡化到再就醫時已經是口腔癌第四期患者,靠著醫師巧手才能切除腫瘤又保留正常功能。 台北慈濟...

閱讀詳情 »

隨著這兩年疫情的發生,民眾早已習慣出門就隨身配戴口罩,除了新冠肺炎以外也間接降低許多疾病的發生,不過大家在勤於體外的保護時,不少人卻忽略了體內免疫力的重要性,可以說從體外到體內重重的防護上,免疫力是身體對預防疾病的最後一到防線,大樹藥局高政緯藥師表示,體外防護固重要,但若體內免疫力沒有良好的維持或提...

閱讀詳情 »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5歲的羅小弟弟被父親帶來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泌尿科診間,羅爸爸對醫生說:「我家小孩打出生開始包皮就推不開,最近發現他小便時,小鳥前面腫一包,這樣是不是需要開刀啊?」新竹臺大分院泌尿部鄭功祥醫師提醒,小男生大部分都有包皮過長的現象,治療包皮過長不一定需要手術,該不該割包皮建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