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非素食者也可能營養不足 應注意B12是否缺乏

非素食者也可能營養不足 應注意B12是否缺乏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80歲的張爺爺非素食者,愛吃奶、蛋類食物,牙齒不好後不吃肉,只吃一些魚肉。近期因雙腳反覆紅腫就醫,經診斷後為蜂窩性組織炎,給予抗生素治療後,病情仍反覆發作,雖然雙腳紅腫,卻不會感到疼痛,醫師進一步檢查,發現四肢肌力正常,不過感覺較弱,抽血檢驗後,結果為嚴重的維生素B12缺乏。

另一名65歲李女士,因宗教信仰30歲開始吃全素,近年來個性變得多疑、不愛出門、脾氣暴躁,最近孩子發現她開始出現奇怪行為,在房間囤積路上撿的雜物、生吃食物,家屬因其不尋常現象帶她求診,檢查後發現,李女士與張爺爺一樣有維生素B12缺乏的狀況,另外還有大球性貧血。

人體不可缺乏維生素B12 嚴重導致精神症狀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林洳甄醫師表示,維生素B12是人體造血、DNA合成、神經系統維持完整不可或缺的元素。缺乏時的表現可能會有貧血、舌炎、腸胃不適,以及神經精神症狀。是DNA合成、神經系統維持完整性等不可或缺的元素。周邊神經系統症狀包含手腳發麻、感覺缺失、步態不穩、肢體無力;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包含情緒問題、躁動不安、思緒緩慢、記憶差、失智、或如妄想混亂的精神症狀等等。

林洳甄醫師說明,維生素B12存在動物性食物當中,例如蛋、奶製品、肉、海鮮等食材,對於一般非全素食者,日常飲食中的維生素B12含量幾乎能達到每日所需。食物中的維生素B12與蛋白質結合,需經過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作用之後與蛋白質分解,再和胃內在因子結合並形成錯合物之後,才能在小腸被吸收。因此,除了飲食中攝取不足之外,經過胃切除手術、無法生成胃內在因子的惡性貧血病人、長期使用制酸劑使胃酸分泌不足、萎縮性胃炎、長期使用抗生素使腸道菌落改變、長期酗酒等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維生素B12的吸收障礙,導致維生素B12缺乏,此類狀況在腸胃功能退化的老人家比較容易發生。

口服或注射補充可改善 及早就醫及早發現

林洳甄醫師表示,微生素B12治療以口服或注射補充,大多症狀可得到改善,不過仍有部分病人會有長期難以恢復的神經精神症狀況,因此建議全素食的民眾和接受過胃切除術的患者,平時應注意維生素B12的補充,而一般民眾應避免過度飲酒、注意飲食均衡、避免過度使用胃藥,有慢性腸胃症狀時應就醫,並和醫師討論是否有維生素B12缺乏之危險。老人家若是出現步態不穩、手腳發麻、記憶或情緒改變時,也應儘早就醫檢查,及早治療。

【延伸閱讀】拿捏好「遠視儲備量」 控制近視有幫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0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許多考量健康需求或愛美的民眾,常會透過減重追求苗條身材,但有些人選擇以斷食法或一天僅吃一餐的方式,雖減重效果快,小心長期下來恐怕引起身體反彈;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李舒晴指出,其實可以透過中醫幫助減重,雖較緩慢,但不傷身也不容易復胖。 不管是斷食法或一天一餐等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上次因中颱蘇迪勒颱風來襲造成多戶停電,衛福部豐原醫院有兩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因家中氧氣機停擺造成缺氧緊急就醫,好險都無性命危險;豐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江俊士指出,部分居家自我照護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都需要仰賴氧氣機輔助呼吸,一旦斷電就可能無法運作,危及患者生命。 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一位29歲的洪小姐,近半年來只要在較熱的環境,就容易全身發作膨疹、發癢,而且褲帶、內衣肩帶、襪子鬆緊帶等皮膚受壓的部分也會出現紅色膨疹,嚴重時會有眼腫、唇腫的情形,頻率約每2到3天發作一次。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王瑜婷表示,這類症狀被稱為「蕁麻疹」,在台灣的盛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一位68歲的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值為215~320mg/Dl,醫師和營養師討論後建議患者訂購醫院提供的「治療飲食」,以有效控制病情,但患者擔心自己吃不慣醫院伙食,決定自己準備飲食,但也因此造成血糖忽高忽低難以控制。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營養室主任歐陽鍾美表示,良好的營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