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非阻塞型肥厚性心肌病變 是猝死未爆彈

  常在新聞媒體報導中看到,「他明明身體很好,也沒有心臟病史,怎麼會突然心臟病猝死?」「他是頂尖的運動員,在1次參加3鐵賽事時,在終點前倒地猝死。」這類的個案,都說平時沒有心臟病史,卻因1次心臟病發就死亡。

  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魏崢主任指出,這極可能是肥厚性心肌病變(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所致,此乃一種基因遺傳上的心血管疾病,為染色體顯性突變引起,在美國約有60萬人受影響,盛行率高達200分之1。平常幾乎沒有症狀,而猝死竟是主要症狀之一,令人防不勝防。

  魏崢說明,肥厚性心肌病變為左心室壁厚度超過15毫米,以型態來分可分為阻塞型、非阻塞型。阻塞型左心室肥厚性心肌病變,臨床上為呼吸困難、胸痛、暈眩、疲倦無力,甚至發生致死性的心律不整,較容易被確診。但大部分非阻塞型肥厚性心肌病變患者,平時不太有症狀,一旦出現症狀,就可能是致命性的心律不整,即使搶救回來,也可能因為嚴重心衰竭而必須換心。

  最新研究發現,猝死是非阻塞型肥厚性心肌病變的最主要表現,可見其可怕程度。魏崢分析,臨床許多個案平時身體很好,沒有心臟病史,卻在運動過程中猝死,即因肥厚性心肌病變所致,且以年輕人居多。

  以往治療肥厚性心肌病變以藥物為主,目的在於改善心臟舒張功能,但效果不佳。魏崢認為,開刀切除過多的心肌組織,則是另1個選擇,但如果切得不夠多,療效也有限。

  魏崢舉例,就像切開1顆西瓜,然後挖裡面組織,挖到可容納70CC至100CC血量,如果挖得不夠多,可能必須重開1次。但如果挖得太多,又可能導致心室壁變得太薄,導致心臟破裂,難度相當高。振興心臟團隊成功完成2例罹肥厚性心肌病變手術,幫患者切除大量心肌,重新改造了讓原本塞滿肥厚心肌組織的心臟,讓心臟重現「心」室,恢復正常功能。

  肥厚性心肌病變在外科手術方面已有突破性的發展,但最困難的是如何早期診斷,但患者症狀不明顯,往往很難早期接受檢查。因此,魏崢建議有肥厚性心肌病變家族史者接受心臟超音波檢查,因為這是屬於基因遺傳的心血管疾病,為染色體顯性突變引起。

  振興醫院去年進行3萬例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近100例肥厚性心肌病變個案,才能及時治療,大幅降低猝死的風險,並減少日後換心的需求。

相關推薦

疫苗陸續到貨,今日有59.5萬劑AZ疫苗到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透露,9月初會有BNT疫苗要來,首批約90多萬劑。陳時中今日表示,第七輪原先有想預約AZ疫苗者想改選BNT,今日下午4時以後開放加選;若已完成第七輪預約,要到9月11日起才可加選。近期疫苗陸續到貨,政府自行採購的26.5萬...

閱讀詳情 »

BNT疫苗即將分批抵台,指揮中心拍板12至17歲學生造冊接種,其剩餘將優先提供18至22歲施打。為何不開放長輩優先「混打」提高保護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父子騎牛、騎馬的故事」一直在問,他認為,在有限疫苗前提下,一個人接種只有80、90%保護力,但在社會防護力上廣泛打第一劑,...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宣布疫苗預約平台目前規劃開放12歲至17歲(含)對象造冊接種,其餘將優先提供預約平台意願登記,且尚未接種過疫苗之18至22歲(含)民眾預約接種。陳時中也透露,BNT疫苗來的量會分成兩批、各90萬劑出頭來台,時間很接近9月1日,屆時他也會前往接機。取得短網址針對...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表示,自購59.5萬劑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預計今天下午3時40分抵達桃園國際機場。不過班機比預定時間提早抵達,下午3時16分已降落桃園國際機場,該批疫苗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再提供COVID-19接種計畫所列實施對象接種。指揮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