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預立醫療決定「善終」免上醫院擠 北市開放到宅服務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保障病人善終權益的「病人自主權利法」,讓民眾在特定條件之下,可拒絕維持生命治療與人工流體餵養,但前提得到醫院預立醫療決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為讓「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服務」更便民,宣布開放「團體諮商」及「在宅諮商」等行動診間服務,讓有意願的民眾不需前往醫院就可申請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

國內的「病人自主權利法」是從2019年1月6日正式上路,立法目的及精神就是尊重病人醫療自主、保障其善終權益,促進醫病關係和諧。

台北市衛生局醫事管理科科長何叔安表示,台北市現有18家醫療院所提供預立醫療諮商服務,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簽署預立醫療決定人數共計5659人,台北市簽署人數已達2038人,在各縣市簽署數中位居第一。

民眾一旦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立下書面的「預立醫療決定」即可表達自己重症時的醫療意願,一旦發生5款特定臨床條件時,可選擇接受或拒絕「維持生命治療」以及「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的全部或一部,包含「末期病人、不可逆轉的昏迷狀態、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疾病」。

台北市衛生局指出,新開放的團體諮商模式對象包含各類社福長照機構、合法立案的企業、機關團體的員工及其家屬,機構內需備有隱密可分組空間供諮商使用;至於在宅諮商則是由聯合醫院預立醫療照諮商團隊至個案家中進行諮商服務。

哪些人可以申請在宅諮商?台北市衛生局表示,個案只要符合下列條件即可申請,包括:一、具意識表達能力的居家醫療服務個案及其家屬;二、具意識表達能力的其他失能者及其家屬,失能者條件比照台北市身心障礙者到宅鑑定服務之對象,即全癱無法自行下床、需二十四小時使用呼吸器或維生設備以及其他特殊困難,經所在地的直轄市、縣(市)衛生主管機關公告者。

台北市衛生局強調,已將指定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機構相關洽詢資訊及收費標準公告於官網(https://health.gov.taipei/)預立醫療決定專區,相關優免及訊息可至網站查詢及下載。

預立醫療決定「善終」免上醫院擠 北市開放到宅服務

照片來源: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整天K書注意力不集中? 10分鐘居家超慢跑提升讀書效率

只差幾天打疫苗… 小女嬰竟遭「皮蛇」爸傳染水痘、媽媽也中招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現代上班族的肩頸痠痛; 女性生理期的小腹絞痛、四肢冰冷; 天冷就咳嗽氣喘、喉嚨腫痛; 更年期的心情煩躁、心悸、多夢; 「三高族群」的病情反覆、控制不易? 居家必備的經絡手冊,是每個人家中自我保健的寶典,在突如其來的急症與小病痛上,都可以透過正確找穴,進行按壓而獲得相當的改善。   腦中風昏...

閱讀詳情 »

萬物淤塞不通,都會累積成病痛(=毒素)這與「水不流則腐」的道理一樣,體內不需要的東西(=老廢物質),就必須徹底向外排除乾淨。 「藥膳」飲食學是中國自古傳承的傳統醫學,現代人可以利用排毒食譜餐,挑選好的食材並加以料理,簡單達到排毒功效喔! 這裡介紹一道非常適合冬季食用的「帶骨雞肉白菜粉絲湯」,白菜與雞...

閱讀詳情 »

感到聽力越來越吃力時,許多人會開始選用輔助工具,想讓溝通更加順利。但市售助聽產品龐雜,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先助聽器,再電子耳 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方德詠說明,事實上,人工電子耳並不適用於所有的聽力障礙患者,主要用在雙耳有重度或極重度聽力受損者,且臨床上多是使用助器聽後,仍無法得到幫助時。另...

閱讀詳情 »

你是否也被「文明病」所困擾?時代的進步,雖然帶來了越來越高的便利性,但相繼而來的空氣汙染、輻射環境、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促使情緒緊張,導致血液中充滿毒素,睡眠品質受影響,嚴重者甚至會引發三高、中風、心肌梗塞等可怕疾病。 當這些不知該「從何治療起」的疾病發生在我們身邊時,有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值得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