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乾眼症上門 這4大族群提高警覺

預防乾眼症上門 這4大族群提高警覺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你是乾眼症的高風險族群嗎?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眼科鄭惠川主任指出,3C產品重度使用者、65歲以上長者、停經後女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是乾眼症四大高風險族群,應提高警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眼科孫啟欽教授呼籲,如果民眾懷疑罹患乾眼症,建議先透過「眼表疾病指數量表(OSDI)」自我檢測,若數值超過13分,應儘速至醫療院所就醫,透過專業檢查與診斷進行乾眼症的診斷。 

角膜淚液分佈 失去平衡會導致問題

鄭惠川主任說明,角膜是眼睛的第一道防線,角膜從前方有淚液分佈,淚液由內而外分為脂肪層、水層和黏液層共三層,主要用以維持眼睛濕潤,如果其中一層分泌不足或不穩定時,使得淚液滲透壓變高,就會造成角膜破皮或發炎,導致「乾澀、異物感、灼熱感、畏光」這四大症狀。但是乾眼並非都「乾」到無淚來表現,有部分患者初期的淚水量反而增多,主因是基礎淚水分泌不足刺激淚線引起反射性淚水,也就是假性溢淚現象。

乾眼症是疾病 四大高風險族群多注意

隨著年齡增長,淚液分泌功能會退化因而減少分泌。研究統計,逾三成65歲以上長者有乾眼症症狀。停經後的更年期婦女,因卵巢失去功能,無法分泌女性荷爾蒙,間接導致淚液減少。此外,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如紅斑性狼瘡、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等,體內會出現自體抗體,攻擊眼睛淚腺,亦可能導致乾眼症。

眼表疾病指數量表 超過13分需就醫

孫啟欽教授指出,如果民眾懷疑罹患乾眼症,建議先透過「眼表疾病指數量表(OSDI)」自我檢測,若數值超過13分,應儘速至醫療院所就醫,透過專業檢查與診斷進行乾眼症的診斷。且依據乾眼症的嚴重程度分為四個等級,其治療方式也會有所不同。第一級「輕度乾眼症」可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搭配熱敷按摩緩解症狀;第二、三級「中度乾眼症」,建議除了使用不含防腐劑人工淚液外,加入抗發炎藥物、自體血清治療、淚管塞等方式來種控制病情;第四級「重度乾眼症」,除了上述治療方式,必須接受局部免疫抑制劑或手術,避免視力損傷。

多眨眼、適度休息 愛護眼睛日常做起

孫啟欽教授提醒,護眼行動從日常生活做起,民眾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並處於「良好環境」中,應避免室內過強的空調,不要去煙霧彌漫處。並把握「多保濕、多保養、多休息」三大護眼觀念。鄭惠川主任提醒,「3C產品重度使用者、65歲以上長者、停經後女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四大高風險族群應提高警覺,如果出現「乾澀、異物感、灼熱感、畏光」這四大症狀,應儘速就醫。

【延伸閱讀】

「乾眼症」不見得是3C盯太久! 小心免疫性疾病

避開乾眼症「上班族警戒區」 還我清澈雙眸,拒絕成為糊矇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4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每年4月到9月是西瓜盛產季,大西瓜、小西瓜、紅肉、黃肉台灣都找得到。夏天來一口,不只清涼消暑,也有豐富的營養成分。西瓜富含電解質 還有「這個」抗癌物質長庚醫院營養師吳益銘說,西瓜超過9成是水分且富含電解質,適合運動後作為碳水化合物的補充。紅肉西瓜有比番茄更多茄紅素、而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根據統計,台灣約有22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等於每10個人中就有1位罹患糖尿病。糖尿病本身不可怕,不過併發症卻經常令人困擾,甚至可能致命,只有及早診斷、監控血糖,才能降低風險。 根據美國CDC估計,大約有1億名美國人患有糖尿病或處於糖尿病前期狀態。研究指出,有多達3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我是千萬美妝部落客崔咪,在一個晴朗下午,我被宣告罹患乳癌。眼淚不爭氣地掉了下來。診斷報告出爐,醫師評估有機會不用接受化療,改以手術切除腫瘤。「妳的腫瘤有7至8公分,若妳決定動手術切除,可能會失去右邊的整個乳房,妳可以接受嗎?」我當然100%接受!在當時,只要不用化療,我...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想不著痕跡變美?中醫針灸也能逆齡抗老!傳統中醫治療有「一針二灸三用藥」的說法,針灸可說是老祖宗的智慧結晶。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理事長沈瑞斌中醫師表示,人體全身上下逾360個穴道中約100多個穴道集中於頭面部,針灸除能治療身體各種疾病,若顏面麻痺、左右不對稱,也能透過顏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