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周邊動脈阻塞 從平時習慣改變開始

預防周邊動脈阻塞 從平時習慣改變開始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為提醒患者周邊動脈阻塞問題,大林慈濟醫院血液透析室醫護們發揮巧思,自行設計剁腳圖案貼紙,且配合醫師拍攝的足部運動宣傳影片,以便隨時提醒患者平時除了要懂得控制飲食,培養運動習慣,且也要注意身體情況,幫助降低周邊動脈阻塞問題的出現。

許多數周邊動脈阻塞患者,多有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等問題,導致傷口不容易癒合、周邊血液循環不佳、組織潰瘍及壞死等症狀,嚴重甚至會造成皮膚潰傷,且得面臨截肢;大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醫師李振豪指出,尤其又以洗腎患者為高危險族,因水分、血糖控制不佳等,很容易就會使周邊動脈出現阻塞情況。

醫師李振豪進一步說明,臨床上,血液透析患者佔23%皆有同時合併周邊動脈阻塞,且死亡率高達40%,是血液透析患者十大死亡原因之一,尤其雖傷口感染,透過截肢救命,但對於年紀較高的長者,恐怕更為痛苦,因此才會透過衛教影片、小腿貼紙等方式,隨時提醒患者應多加注意自己健康。

利用簡單且創意的小巧思,讓患者了解周邊動脈阻塞的嚴重性,從平時習慣開始改善,尤其若能養成持續運動,自然而然就能有效降低被截肢的風險;李振豪提醒,照護洗腎患者的工作相當辛苦,但若能讓患者從中改變飲食、運動等習慣,因而保住寶貴性命,也讓更多護理人員更重視照護品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25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毒防中心將藥癮視為一種慢性疾病,以家庭為中心,促進藥癮者恢復身心健康,可順利復歸社區。行政院更提出「新世代反毒策略」,其中戒毒處遇策略包含將地方「毒防中心」主政機關改為衛福部,並成立「整合性藥癮醫療示範中心」,增設治療性社區與中途之家,推動美沙冬替代治療跨區給藥服務,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因應流感疫苗供貨延遲,疾病管制署宣布,在兼顧疫苗接種需求,及確保公費對象於流感流行季來臨前獲得保護力的前提下,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開打日期調整為10月15日。公費三價流感疫苗 符合者盡快接種疾管署表示,今年度公費三價流感疫苗已於日前完成採購,惟據疫苗廠資料顯示,今年度因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黃疸是國人所熟悉的肝病,因為血液中的膽色素上升,進而使皮膚變黃、尿液呈現茶色的狀況,阻塞性黃疸為其中之一。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王堯生醫師指出,阻塞性黃疸不單會造成肝臟功能的損壞,膽道系統無法疏通如同排水道阻塞般會容易孳生細菌,並會引發膽管炎、敗血症等急性併發症,造成生命危...

閱讀詳情 »

動不動就腹瀉、軟便?小心,可能是脾胃虛弱、消化能力差引起!中醫建議,想要改善上述問題,除了飲食節制外;適度以有益氣、健脾、滲濕作用的薏苡仁、淮山藥等藥材入菜,自製好吸收的中藥粥品食用,就是不錯的食療選擇! 動不動就腹瀉、軟便?小心,可能是脾胃虛弱、消化能力差引起! 養生吃中藥粥好處多?中醫:性味平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