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癌症找上門 醫師:避開致癌因子

預防癌症找上門 醫師:避開致癌因子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癌症已連續27年蟬聯十大死因首位,根據統計,在台灣地區癌症累積風險,一生中大約每四人中會有一位罹患癌症;衛福部金門醫院血液腫瘤內科醫師徐偉勛指出,臨床上,常有患者因身體摸到不明原因的腫塊,就擔心是否和癌症有關,主要因癌症在病痛出現時,幾乎已錯過治療時機,加上還得透過病史及理學檢查,才能判斷是否為良性或惡性腫瘤。

抽菸罹癌機率高 二手煙也逃不了

預防勝於治療,有研究顯示,部分癌症確實能以適當方法預防且避免發生,但究竟該如何避免成為癌症病患呢;徐偉勛醫師表示,首先得戒菸,因抽煙不僅容易罹患心血管及肺部疾病,也是多種癌症的危險因子,尤其環境中的二手煙也會增加罹患肺癌風險,且根據資料發現,戒煙者可降低10年肺癌死亡率30%至50%。

避免過量飲酒 降低罹癌風險

徐偉勛醫師進一步說明,其次則是避免過量飲酒,建議每天最好不攝取超過5至10公克酒精,降低罹患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等風險,第三,應拒嚼檳榔,尤其若香煙與檳榔合吃,致癌毒性越強,第四、若發現B型肝癌並無免疫力,建議應接受疫苗注射,不僅能降低罹肝癌風險,也能有效預防致死性的猛爆性肝癌。

透過四癌篩檢 早期發現介入治療

另外,應擁有安全性行為,因少數幾種癌症恐會經性接觸傳染給他人,不得輕忽嚴重性,且平時應養成良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避免過度日曬,降低黑色素細胞癌形成機會,最後則應避免接觸環境周遭的致癌物,降低罹癌機率。徐偉勛醫師呼籲,雖癌症發生原因多樣性,且不是每種癌症都能加以預防,但維持健康的生活,絕對是降低癌症發生率的關鍵,民眾也可透過四癌篩檢,早期發現異常,早期介入治療,才能增加痊癒機會。

【延伸閱讀】年紀輕心肌梗塞 關鍵在於高血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1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綜合報導)銀髮族走路速度變慢,有時不只是老化,很可能也是失智症警訊!美國一項研究發現,銀髮族走路速度變慢,與失智症息息相關,出現失智症的機率會比較高。銀髮族走路速度變慢 多數大腦右海馬迴萎縮研究顯示,走路速度變慢的銀髮年長者,大腦右側海馬體有萎縮現象,而大腦這一區與記憶、空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未按時服藥氣喘發作 鬼門關前走一遭氣喘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臨床上,曾有好幾位沒有按時使用藥物而出現重積性氣喘(status asthmaticus)發作的患者,被送至三軍總醫院急診室時,都已嚴重的呼吸衰竭,接受插管使用傳統呼吸器模式及一般藥物治療後仍處於病危狀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女性朋友要注意,「經痛」除了表現在月經期,還可能發生於其他時間。中醫師林襄穎近來診治兩位病患,她們都是在「月經快要乾淨、或是剛乾淨時」感到下腹痛,這乃是罹患子宮腺肌症警訊,所幸中藥治療後都有明顯改善,目前已恢復正常。中醫師林襄穎表示,正常子宮內膜長在子宮腔,但若發生異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南投縣58歲羅太太,患有心臟衰竭,長期服藥控制,但她在過年期間,發生了反覆的胸悶、心悸與無力,每次一發作,不到幾分鐘,致羅太太劇烈呼吸困難,而送急診搶救,X光每每顯示急性肺水腫,心電圖又是心房顫動發作了。經過心臟電擊整流恢復正常心律,搭配利尿劑等抗心衰竭藥物治療,症狀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