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腦中風 從培養健康生活型態開始

預防腦中風 從培養健康生活型態開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由於目前時序進入春天,天氣變化快速,因心血管疾病入院的病人人數激增,除了天氣因素,加上過年春節期間,飲食及生活作息改變,聚餐多暴飲暴食的機會增加,有很多人趁著連續假期追劇、打電動,一看就是沒日沒夜,久坐不動、熬夜等都有可能導致腦中風的機會增加。

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理事長吳菁宜指出常見的腦中風發生情形,有約一半的病患產生長期失能,例如半側動作癱瘓、感覺缺損、說話能力與理解力發生障礙等,對於生病後的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可能難以恢復生病前的生活方式,因此預防腦中風為刻不容緩的議題。

預防腦中風 生活六大點做起

萬芳醫院林琬琪職能治療組長表示,預防腦中風的確可藉由調整日常生活的作息及習慣,來改善導致腦中風的危險因子(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以下提出六項健康的生活型態,藉此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預防腦中風的發生:

1.  建立運動及體能活動習慣:可依據個人的身體狀況並考量生活的環境和作息,挑選合適的運動,像是到附近的公園健走、跳舞做伸展操;到住家附近的河堤慢跑、騎自行車,或是到附近的健身中心游泳等。建議每週五天運動(或至少3次)、每次30分鐘以上。

2.  注重營養選擇良好的飲食:飲食需包含豐富的蔬菜水果、全麥堅果及魚類,選擇低膽固、低鈉的飲食,減少加工肉類、精緻碳水化合物和含糖飲料的習慣。

3.  戒除抽菸等不良嗜好:研究證實抽菸與吸二手菸都會增加腦中風的風險,可以尋求專業人員協助使用藥物或行為治療的方式協助戒菸。

4.  規律而充足的睡眠時間:如果晚上不好入睡,需控制白天的睡眠時間,避免連續熬夜。在睡眠的這個部分在研究上雖未有明確的定論,但在臨床上有一定的數量顯示,不論是因為壓力大導致失眠、或是因為連續工作、打電動而熬夜數天,都有可能引發腦中風。

5.  適度調整生活上的壓力:在臨床上觀察,有焦慮、易怒、生活匆忙不斷的在趕時等特質的人,發生腦中風的比例亦較高。建議在生活中需要有明確工作與休息的時間,另外在時間安排上也要預留一些彈性的空間,並尋找適合自己調整情緒及壓力的方式。

6.  要定期注意自己血壓:除此之外,也要檢查是否有心房纖維顫動的問題,如果有糖尿病,應該謹慎控制血糖,有血液循環問題,也應就醫,減少腦中風的危險。

【延伸閱讀】

推動骨鬆篩檢邁向國際標準 萬芳醫院獲SNQ肯定

指關節疼痛打字困難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上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3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糞便移植也能救人!今年52歲的李姓病患7年前,在高雄長庚接受換肝手術,術後恢復正常生活起居與工作,並規律服用低劑量抗排斥藥物。最近三個月卻持續腹瀉,平均一天5-6次水瀉,糞便細菌培養證實為困難梭狀桿菌感染,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情況未改善。於上月23日執行腸道微菌叢植入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2019年12月31日大部分人都正在準備狂歡,迎接下一年度來臨時,全球流行疾病預防界,正繃緊神經面對著中國武漢的「不明」肺炎個案。中國大陸官方自1月5日後未再針對武漢市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疫情公布病例統計資料,截至9日仍為59名病例,疾病管制署持續與陸方及世界衛生組織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骨鬆患者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且臨床上,許多患者都在跌倒後骨折才發現骨鬆問題;開業骨科診所院長高國峯指出,主要因長期未養成良好運動習慣所導致,一旦因骨折臥床,不僅可能引發許多併發症,嚴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預防勝於治療,唯有透過均衡營養及適當運動,才能真正避免骨鬆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少顆藥,沒差吧?」這樣的想法,讓一名年約60歲的男性面臨中風復發悲劇,吃足苦頭,他的主治醫師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紀乃方聽到這消息也深感惋惜。這名年約60歲的男性因為有慢性病,必須用藥控制慢性病,加上曾經中風,也必須服用預防再次中風藥物,時日一長,他自覺中風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