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腸病毒 必知洗手5時機+5步驟

預防腸病毒 必知洗手5時機+5步驟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隨著氣溫升高,腸病毒也開始活躍起來了。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以正確方式勤加洗手!童綜合醫院小兒科醫師高佳慧表示,腸病毒好發於12歲以下孩童,新生兒及嬰兒為高危險群,特別是5歲以下幼兒,爸媽可要多加留意。

隨氣溫升高 腸病毒越活躍

腸病毒為一群病毒的總稱,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高佳慧醫師表示,臺灣全年都有感染個案發生,隨著氣溫升高,腸病毒越為活躍。每年約自3月下旬開始,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之後暑假疫情緩慢降低,而於9月份開學後再度出現一波流行。

洗手五時機五步驟 樣樣不可少

爸媽跟小朋友都要清楚知道洗手五時機(吃東西前、上廁所後、跟寶寶玩前、擤鼻涕後、看病前後)以及洗手五步驟(溼-把手弄濕、搓-抹上肥皂後在手心與手背與指尖與指縫搓揉20秒、沖-把手上泡泡沖洗乾淨、捧-捧水把水龍頭沖乾淨、擦-把手擦乾或烘乾),才能有效防範腸病毒。

若出現重症前兆趕緊就醫

倘若病童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高燒不退、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症狀、即為重症前兆。高佳慧醫師提醒,當感染年齡小於3歲,發燒超過39度、與病程超過3天或出現重症前兆、都須趕緊就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7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11月20日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訂定的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根據國健署統計,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101年國人十大死因第七位。然而,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調查卻發現,近7成民眾從沒聽過COPD,且有超過半數的民眾從未做過肺功能檢查,顯示民眾對COPD的認知明顯不...

閱讀詳情 »

天氣逐漸轉涼,又到了冬令進補的季節;但醫師提醒,在享用各式美味藥膳之前,最好先了解自己的體質、藥材作用屬性、及食物的寒熱性味,適當選擇搭配,以免愈補愈糟,反引起口乾舌燥、咽痛聲啞、便秘或腹瀉等不適。 冬令進補 先辨明體質 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主任陳明和指出,中醫講求「辨證論治」,中藥食療進補,原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林口長庚神經科學研究中心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在兩個失智症家族找到「C9orf72」變異基因,會引起兩種截然不同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一為額顳葉失智症,另一為漸凍人;雖然仍不清楚此基因的功能,但將開啟共同致病機轉研究及治療的新曙光。此研究結果已發表在《刺絡針神經學》期刊。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愛滋病非絕症,是能有效控制的慢性病!根據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愛滋感染者共2萬2006人,服藥人數為1萬2000多人,其中8成目前體內已測不到病毒,顯示愛滋感染者積極接受治療,病情能獲得穩定控制。最新研究更指出,社會對愛滋感染者愈友善,願意接受治療者要高出4...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