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蛀牙從小做起 矯正咬合事半功倍

預防蛀牙從小做起 矯正咬合事半功倍

【NOW健康 陳木森/台中報導】預防蛀牙、二次蛀牙,就從牙齒排列整齊做起。牙醫師指出,幼兒牙齒排列整齊咬合正常,能減少過敏、以及口呼吸等風險,甚至提高平衡感,讓動作更加協調。建議家長,在孩子2、3歲時,應定期至兒童牙科門診檢查,讓醫師評估牙齒生長的位置及方向是否異常。

 

近幾年來,國人對口腔衛生保健相當重視,為了預防小朋友蛀牙,政府提供免費塗氟、溝槽填充等服務,目的是預防勝於治療,降低日後蛀牙及二次蛀牙的發生機會。牙醫師林克承表示,兒童6歲時,長出6號牙齒;12歲則是冒出7號牙,建議在國小階段就針對6號7號等臼齒,進行塗氟(化學性)、溝槽填充(溝縫填充)(物理性)等預防性治療。千萬不要等到孩子蛀牙、牙痛了才就醫。

 

許多人在治療蛀牙時,在牙齒溝槽上使用樹脂、銀粉包住牙齒,但這些材質都有一定的壽命及使用期限,經過幾年之後易出現二次蛀牙,即使定期回診洗牙,醫師也不見得可以發現蛀牙。在蛀牙尚未引起疼痛之前,就預先治療,目前治療趨勢為採用特殊材質的嵌體,緊密與原先的牙齒結合在一起,有效預防二次蛀牙,就能免受根管治療之苦。

 

成年之後應每半年看1次牙醫,如果已經治療過蛀牙,更要小心。除了勤刷牙,做好口腔衛生,還應該採取預防措施,在醫師評估下,使用嵌體,或在門牙貼上貼片,就能有效預防二次蛀牙。

 

林克承指出,許多牙醫師在洗牙時,並不會告知病人是否有牙周病、咬合是否均衡,或提醒缺牙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事實上,咬合如果異常,施力點不均衡,就可能影響口腔衛生,增加蛀牙、牙周病等風險,甚至提高過敏、注意力不集中等機率。

 

林克承提出「預防矯正」概念,從乳牙變成恆牙,在尚未成形之前,就透過引導,予以矯正,並能達到自淨效果,因為牙齒排列整齊,就不容易卡食物殘渣,達到自我清潔效果。

 

如有暴牙、戽斗等狀況,就應該盡速就醫,在醫師評估下,配戴肌肉臉頰訓練器(MRC)。一般來說,2至3歲時,就可接受預防矯正,幼兒可塑性高,只要戴上6個月,就能有效矯正戽斗等口腔結構異常。

 

林克承提醒,牙齒排列凌亂易影響顳顎關節活動,引起頭痛,雖有傳統侵入性手術治療,但療效有限。如果又有牙周問題,嚴重時必須進行翻瓣手術,才能有效消除病菌。如能及早啟動預防矯正,先把牙齒排列整齊,除了讓微笑更動人,日後亦可免受疼痛及牙周病之苦。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今年暖冬,天氣仍相當炎熱,肌膚缺水容易乾燥,不知不覺加速老化,失去彈性、缺少光澤,甚至產生細紋。醫師強調,暖冬溫差大,敏弱乾燥肌膚者容易有過敏問題,肌膚保養要做好保濕、防曬,建議選擇天然的長效保濕成分,如琉璃苣油、植物固醇、蜂蠟,如同為肌膚穿上一層防彈衣,加強保護肌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暖暖的冬天真好眠,不少人會呼呼大睡,一不小心還可能睡過頭,究竟熟睡是不是就會一定打呼呢?醫師指出,身體疲累而熟睡確實會打呼,但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者更是會夜夜打呼,尤其以肥胖、中老年族群居多。 全台40萬人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根據統計,國內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盛行率約2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晚期肺癌存活期新展望,跨越年僅4%的存活期不再只是奢望,台北馬偕紀念醫院胸腔科分享歐洲腫瘤醫學會針對非小細胞肺癌進行的研究數據顯示,第一線使用不可逆標靶藥物,療效大幅超越第一代標靶藥,可再進一步降低27%腫瘤惡化風險,2年疾病無惡化存活率為第一代標靶藥的2倍以上。 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醫美整形外科剡友賢醫師表示,許多人過了中年,新陳代謝變慢,加上飲食不正常、應酬多、運動少,形成腹部一大塊鮪魚肚、手臂蝴蝶袖…等,常常想減就是減不下來,最常見以節食挨餓減肥法,這方式常常瘦得快、復胖也快,如此反復就會變成所謂忽胖忽瘦、甚至復胖會更嚴重的溜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