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近視從用眼習慣著手 近視控制方法多該如何選擇?

預防近視從用眼習慣著手 近視控制方法多該如何選擇?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去年疫情嚴峻期間,學童青少年在家遠距學習,眼科醫師發現,不少小朋友近視度數暴增,3個月增加100多度,提醒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使用3C產品的距離,至少保持30公分,適當讓眼睛休息,並注意光線,才能延緩近視度數惡化。


近視開始的年紀越小 成人後高度近視風險增


國健署統計,小學六年級以下的學齡兒童中、每10人就有7人近視,到了國三,則每10人中,近9人近視,盛行率相當高,其中高度近視(500度以上)就占了3成5;成年之後,罹患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眼疾風險倍增。


眼科醫師吳怡頡表示,若近視開始的年紀越小,近視度數增加速度就越快,一般會以每年增加100度的速度惡化,如果未能及早控制,接受矯治,很容易發展成高度近視。


如何預防近視? 應避免用眼過度且注意室內光源


預防近視該怎麼做?吳怡頡指出,青少年近視惡化的主因為過度用眼,長時間緊盯手機螢幕,減少眨眼次數,除了導致眼睛痠澀,還會造成近視度數惡化,國中生光在暑假期間,近視度數就增加100多度。


疫情期間遠距教學課程,國小二年級張小弟在3個月內,近視度數暴增百度,為正常速率的4倍,原因就於長時間使用3C產品,包括:電腦、手機等,眼球缺乏休息,造成視覺疲勞。


此外,室內光源過亮或過暗,也是造成近視惡化的原因之一,吳怡頡說,曾有患者家中選用最高瓦數燈泡,以確保光線充足,但小孩近視還是持續加深,原來關鍵就在光線太亮,導致眼睛負擔加重。


吳怡頡建議,民眾應該定期接受視力檢查、避免長時間用眼及多在戶外運動,確保眼睛能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另外,攝取均衡的營養,並注意室內光源的選擇,就可有效預防視力衰退。


矯正近視方法多 硬性隱形眼鏡接受度提升


在近視矯正上,以近視眼鏡、隱形眼鏡以及近視雷射手術最為常見,近幾年也有不少上班族選擇夜間配戴角膜塑型片,起床時摘下鏡片,白天就無須佩戴眼鏡,活動的自由度大幅提升。


吳怡頡補充提到,大部分角膜塑型片(硬性隱形眼鏡)的使用者都是從兒童青少年時期開始佩戴,持續到成年。隨著醫材科學的進步,目前已有台灣廠商推出佩戴起來更舒適、大幅縮短了適應期的產品,提高角膜塑型片的舒適度,只要注意清潔問題,以免造成細菌性潰瘍而損害視力健康。


更多NOW健康報導
▸強烈冷氣團來襲低溫下探 三高患者慎防心血管疾病猝發
▸天冷鼻過敏遭殃!這成分鼻噴劑 過量恐「反彈性鼻炎」

相關推薦

2021.07.17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7月17日為止,已經有764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了慰問COVID-19不幸死亡者之家屬,減輕家庭喪葬費用負擔,衛福部日前發布「衛生福利部辦理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死亡喪葬慰問金發給要點」,凡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認定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確診死亡者,即符合發放資格。喪葬的慰問金 符合資格可領衛福部將追溯自109年1月15...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僅改變人們的生活,在醫療選擇上,居家醫療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奇美整合醫療中心暨老年醫學科主任蔡岡廷指出,對於長者而言,在家治療不僅環境熟悉,且有家人陪伴,也能降低到醫院的感染風險,另方面,讓病人分散在家治療,也能降低群聚風險,對於疫情控制也有幫助。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自從國內疫情3級警戒以來,全台最關注的焦點新聞,莫過於「疫苗」話題,從一開始國內採購不利,後來國際間日本、美國紛紛展現真友誼,接連捐贈疫苗給台灣,到最近郭董、台積電、慈濟的疫苗採購專案傳來好消息,國人對於疫苗短缺的恐慌,才得以安心。 「疫苗預約平台」正式上線 施打順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