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頭部遭外力撞擊 小心硬腦膜下出血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一名68歲的陳先生,3年前發生車禍導致頭部外傷,未持續追蹤治療;沒想到3個多月後,突然頭痛欲裂、持續噁心、嘔吐,送醫診斷為右側硬腦膜下出血,導致血塊擠壓腦組織,目前經腦部手術取出血塊後,狀況良好。醫師提醒,若頭部遭外力撞擊,最好到醫院進行腦部電腦斷層掃描檢查,以免顱內出血而不自知。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神經外科主任林牧熹表示,約有5成慢性硬腦膜下出血患者,1至3個月前曾有頭部外傷的病史,不過初期症狀不明顯,因此患者常不以為意,但傷勢卻持續進行,顱內滲血形成血腫塊,不斷增加顱內壓力並擠壓腦組織,導致頭痛、嘔吐、意識不清,甚至昏迷死亡。

林牧熹說,慢性硬腦膜下出血好發於老年人,且常以一些精神症狀表現,如性格變化、無力氣、記憶力降低、行動遲緩、精神異常等,若能經由早期診斷及手術治療,預後效果良好;被延誤診斷,則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神經損傷而死亡。

若發生在年輕人,常以腦壓上升症狀來呈現,如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意識障礙、食慾減退、視力模糊、半側麻痺、步履不穩、知覺障礙、失語症等類似中風症狀。

林牧熹強調,頭部遭外力撞擊,但沒有明顯外傷,也千萬不可自以為沒事,最好到醫院進行腦部電腦斷層掃描,確認是否有腦出血的情形。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617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新冠疫情全球延燒,也讓台灣10大好發癌症第6名的頭頸癌拉警報!根據國際醫學期刊回溯性研究報告顯示,針對頭頸癌確診方面,疫情影響造成就診量降低,病患確診時的原發腫瘤體積明顯較大。對於已確診病患而言,因疫情而延遲治療,也恐增加3至9%的死亡風險。以國外觀察為借鏡,台灣頭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指揮中心今(22)日公布新增本土確認COVID-19案例30例,4死亡案例。確診數上升讓民眾擔憂,是否26日的降級計畫會有改變?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整體仍在控制之中,降級相關指引也都研擬差不多了,「這兩天才會公布。」另外也宣布已與美國莫德納公司簽署2年共3500萬劑COV...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疫情全球延燒,也讓台灣十大好發癌症第六名的頭頸癌拉警報!根據國際醫學期刊回溯性研究報告顯示,針對頭頸癌確診方面,疫情影響下就診量降低,病患確診時的原發腫瘤體積卻明顯較大。對於已確診病患而言,因疫情而延遲治療,也恐增加3-9%的死亡風險。以國外觀察為借鏡,台灣頭頸部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醫院手術專用手部清潔液「克菌寧殺菌水溶液2%」,因有醫院反應瓶中出現異物,食藥署初判可能有風險,今天發布緊急通報,該產品批號2022-2102、2022-2113,約2萬瓶,廠商必須必須8月13日前全數回收。 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克菌寧殺菌水溶液2%」主成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