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頭頸癌友電療後 吞嚥復健改善緊繃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頭頸癌友電療後 吞嚥復健改善緊繃

耳鼻喉科門診中,不少病友曾接受過頸部手術,部分頭頸癌患者術後還須接受放射線治療(俗稱電療)。治療後時常頸部患處緊繃或僵硬,或講話聲音沙啞,進食吞嚥時有異物感或嗆食,這些不適可能維持數週、甚至數月或更久。聲音沙啞或嗆食不僅導致生活的不便,頻繁嗆食可能引發反覆肺炎、進食狀況不佳而營養不良。即使是輕微異物感或緊繃僵硬,長期也可能影響生活品質。

 頸部術後、放射線治療後緊繃 可能是肌肉纖維化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林逸筑說明,頸部術後或放射線治療後的緊繃或僵硬感,大多是因為手術過程中或放射線治療造成的肌肉中的小血管破壞,原本的肌肉組織在修復過程中伴隨結締組織增生,造成肌肉纖維化。咽喉部神經纖維與咽喉神經肌肉交接處,也可能在術中受到破壞,或是術後頸部或咽喉部軟組織腫脹,造成咽喉壁動作異常,吞嚥障礙、聲音沙啞或嗆食。

若頸部手術後或放射線治療後,有頸部緊繃、僵硬、聲音沙啞或嗆食,醫師會先施以喉纖維內視鏡檢查口咽喉部構造,以及是否聲帶麻痺。也可安排食道鋇劑攝影,以X光拍攝吞下藥物後的食道蠕動的吞嚥動態過程,可檢查食道狹窄、食道憩室或廔管、食道疝氣、食道腫瘤、異物或食道弛緩不能或過度弛緩。

吞嚥復健治療 改善緊繃僵硬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語言治療師余詠禧表示,上述病人經由耳鼻喉科門診醫師評估後,排除聲帶麻痺、食道病灶等病因,待頸部傷口穩定後(約術後2週),可轉介至語言或吞嚥治療。初期須每天在家練習指示運動密集治療,目標為語言清晰、安全吞嚥法以及增加頸部活動度。

目前接受語言或吞嚥復健治療的患者,部分為頸部術後肌肉纖維化造成緊繃僵硬感的病人,少數為單側聲帶麻痺接受甲狀軟骨整形術矯正後,對音聲清晰度不夠滿意而接受語言治療,所有患者在接受1至2個復健療程後,均有顯著改善。未來頸部語言或吞嚥復健治療,可考慮更普及、更早期介入於頭頸部手術或放射線治療的病人。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大腸天生長度比一般人長,年紀越大發生腸扭結機率越高!一名71歲的男性因3天無法解便,腹脹、腹痛掛急診。患者過去曾經便秘,這次腹脹腹痛嚴重,經腹部X光檢查發現可能有腸扭結,經大腸鏡檢查,發現乙狀結腸部位發生腸扭結,為避免反覆發作,切除過長的50公分大腸後,避免日後的...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張女士結婚6年無法懷孕,至婦產部就醫。張女士月經不正常,經常2、3個月來一次,一整年都不來也不足為奇。檢查後發現張女士罹患多囊性卵巢,排卵不易再加上先生精蟲品質不佳,活動力或數目都不足。決定接受試管嬰兒治療後,接受子宮鏡撿查排除子宮腔內沾黏,沒想到有異樣,切片檢驗...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年紀增長而覺得身體越來越差是年長者的心聲。然而若家中長輩長期腹痛、左上腹摸到硬塊、食慾不振、皮膚搔癢、骨骼疼痛、夜間盜汗及貧血等症狀,可能罹患罕見的「骨髓纖維化」。此病好發於高年齡族群,因初期病症不明顯而常被忽略,需及早到院做檢查,及時治療。 骨髓纖維化 脾臟腫大...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採訪報導) 入冬天氣寒冷,想讓身體暖起來,穿衣、暖氣樣樣來,當然也少不了熱食。然而,想藉由喝湯保持身體暖和,但是熱飲是否真的有助於身體保暖?抑或是增添身體負擔呢? 高血壓湯別喝多 腎臟疾病需控制肉、湯食用量 台東馬偕醫院營養課課長陳麗如強調,若選擇熱性食物,確實能讓身體溫暖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