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頭頸癌會集體遷徙 癌細胞捕捉器建功

頭頸癌會集體遷徙 癌細胞捕捉器建功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預防癌細胞轉移,是癌症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中央研究院基因體中心張瑛芝研究員、北榮醫師暨陽明大學教授楊慕華研究頭頸癌轉移發現,癌細胞有成群結隊移動的習性,並由claudin-11蛋白扮演糾集群眾的角色。研究團隊表示,這種習性就像人類一樣,若想在他鄉落腳存活,與其單槍匹馬闖天下,不如群聚遷徙來得力量大。

研究頭頸癌轉移 靠癌細胞捕捉器平台

頭頸部腫瘤範圍涵蓋顏面、鼻咽腔、鼻腔、口腔、咽喉及頸部,為探究頭頸癌如何轉移,張瑛芝發明的癌細胞捕捉器平台(簡稱CMx平台)成為本研究檢測利器,只需要用2 c.c.的血液,即可測出患者血液中的癌細胞數量。

研究團隊花了超過4年時間鑽研,臨床數據顯示,當血液中的頭頸癌細胞是多顆集結的狀態時,轉移至患者肺部的嚴重性明顯成正比,對於癌細胞的集體遷徙是頭頸癌轉移惡化關鍵,提出了強有力的證據。

腫瘤細胞轉移前成塊 醫師發現被證實

楊慕華回憶,他觀察腫瘤切片時發現,屬於麟狀上皮細胞的腫瘤細胞侵犯周圍組織時,居然都容易形成團塊狀,引起他的興趣。

研究團隊指出,透過老鼠及人體實驗證明,頭頸癌細胞分裂時,經由snail轉錄因子產生的claudin-11蛋白,會「糾集群眾」把癌細胞集結在一起。然而,癌細胞轉移可以是單顆,也可以是集結的癌細胞,哪一種才是造成頭頸癌轉移惡化的禍首?此時張瑛芝發明的CMx平台即提供了這樣的檢測工具。

不只頭頸癌治療 檢測大腸癌也獲認證

楊慕華的臨床發現,經由CMx平台得到證實,確認血液中癌細胞集體遷徙的轉移習性。中研院期許,CMx平台未來應用在檢測頭頸癌和治療後的追蹤上,應可成為預後的照顧利器。

中研院基因體中心提到,張瑛芝發明的CMx平台,已於2013年技轉授權給新創公司進行診測儀器的開發。張瑛芝說,相關研究所栽培的人才多已投入相關領域,在美國和臺灣持續參與新興的液態檢體,或投身精準醫學產業,該技轉的CMx技術用來檢測大腸癌已獲得臨床認證。

研究成果已於今(108)年1月下旬刊登於《Nature Cell Biology》。

【延伸閱讀】零出血? 血友患者應重視預防性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0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拔火罐的過程並不是最重要的,最害怕的是留在你身體上的罐印都代表了你身體有哪些亞健康問題你自己居然不知道!下面,小編帶你學會「罐印辨症」。 (圖片翻攝自愛微幫,下方亦同) 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積寒。   紫色並伴有黑斑——氣血不暢通 . &n...

閱讀詳情 »

(圖為示意圖via) 不要看它土土的,它居然有美容護膚的功效~對改善細紋和痘疤都有不錯的效果~ 馬鈴薯中的澱粉是皮膚的天然安撫劑,能保護角質層、鎖住水分、使皮膚保持彈性、延緩衰老。本文就給大家介紹馬鈴薯美容方法,能有效的幫你解決肌膚問題,一起來看看它們各自的製作方法吧! 工具/原料 生馬鈴薯,熟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光生技長期投入佈局流感疫苗國際行銷,近年來更為了突破國內人用疫苗市場的經濟規模,拓展中國、日本、美國、歐洲等主要市場的生物製劑產品銷售及代工服務業務,以達成「市場國際化」、「產品多樣化」、「技術多元化」的三大策略目標。 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表示,日前與美國疫苗廠Pro...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50多歲的林小姐,2003年意外在鎖骨附近發現一顆2公分腫瘤,醫師判定為乳癌第二期,且屬HER2陽性,切除後原以為一勞永逸,沒想到在多年後卻一再復發,十多次的化療讓她心力交瘁。 HER2陽性早期小腫瘤患者,平均12人就有1個會在5年內復發,醫師表示,乳癌可分為許多不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