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頸肩、上背一路痛到手臂手指? 低頭滑手機太久恐害「頸椎症候群」

▲MRI檢查顯示病人頸椎退化。(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你也有一路從頸、肩、上背連至手臂及手指的痠麻痛感嗎?當心是長時間低頭滑手機,或工作負重太過,造成的「頸椎症候群」症狀上身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就整理出幾大危險行為,包括提背過重的背包或長時間背背包於同一邊、躺在沙發或床上滑手機等,千萬要不得。

門診就有一名52歲男子,4年多前開始鬧脖子痠痛,還順著肩膀、手臂到手指產生麻痛感,嚴重時甚至牽連側邊頭痛,就醫診斷為頸椎症候群,選擇復健的他,療效卻不盡理想,幾乎每天要吃止痛藥,嚴重影響工作、生活及睡眠。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李維哲表示,男子2個月前改求助中醫科,經針灸與舒筋手法治療3周及衛教正確姿勢後,頸部痠痛感大幅減輕,疼痛指數從7分降到1分,最重要的是,手臂到手指的麻痛感及側邊頭痛消失。

這類病人頸、肩、上背連至手臂、手指的不適症狀,李維哲說,通常源自於長時間低頭滑手機,或工作負重太過,使頸部肌肉與韌帶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椎間盤壓力升高,導致頸椎退化加速,甚至有脫位、突出及長骨刺的現象,甚至連頭痛也是由頸部問題所引起。

這一些「頸椎症候群」症狀,就是中醫所謂的「痺證」,常因慢性勞損、外傷或體弱導致氣血運行失常,經脈痺阻不通,進而誘發肢體筋骨出現疼痛及麻木的症狀。

李維哲表示,如果是肌肉韌帶長期緊繃,可以針灸處方放鬆局部緊張肌肉,再依據病症部位的經絡走向特點,配以特定穴位;舒筋手法的運用,則是針對頸肩條索狀筋結處選用中醫傷科的按揉彈撥的手法,並調整頸椎關節的小錯位,逐漸恢復頸椎正常的曲度。

李維哲提醒,要避免「頸椎症候群」惡化,平時需多注意頸部的姿勢,避免長時間處於前傾狀態,建議可微收下巴矯正;避免過度負重;避免躺在沙發或床上滑手機,且儘量不要維持同一姿勢過久,超過30分鐘最好伸展活動筋骨,如果肩背痠痛症狀超過半年,上下肢麻、痛或無力持續,且伴有排尿困難或尿失禁等症狀時,則表示頸椎病變較嚴重,一定要到醫療院所接受進一步檢查及治療。

照片來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女性補鐵不只「紅豆」一樣! 聰明搭配芭樂、甜椒更助鐵質吸收

中秋烤肉暗藏「癌」危機! 這3類紅肉、油脂滴炭火通通NG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表示,指揮中心已採購複合單株抗體藥物,將提供具有重症風險因子之輕中度確診個案治療使用,以降低個案轉為重症需住院之風險,協助紓解重症醫療量能。指揮官陳時中指出,6月中旬將到貨約1千人份。指揮中心指出,依據國際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輕症比率大約佔8成左右,但其中約9%...

閱讀詳情 »

台灣疫情嚴峻,企業及民間單位集資捐贈日製「負壓隔離艙」80座,昨第一批共10座抵台,交由衛生福利部轉交各急救責任醫院使用,解決隔離病房不足的問題。陳時中今天在疫情說明記者會表達感謝,另外70座將陸續抵台。第一批抵台的10座負壓隔將先提供給新北市雙和醫院、亞東醫院、新光醫院、林口長庚、苗栗中區大千醫院...

閱讀詳情 »

醫護人員堅守抗疫前線,為保護家人健康,許多醫護選擇住旅宿,卻遇到有旅館不收醫護人員的狀況,因此觀光局、衛福部攜手合作,共同規劃「醫護人員防疫住宿專區」。全台疫情不斷延燒,為守護國人健康,醫護人員堅守第一線防疫,不過醫護人員為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家人,都會居住在旅館,對此,觀光局、衛福部一起合作,規劃「醫...

閱讀詳情 »

國內今日新增286例本土COVID-19確診,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4例死亡。其中高雄市今日無新增病例,高雄市長陳其邁下午表示,高雄已經連續5天零確診。另外陳其邁也指出,7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人員及洗腎患者等族群15日起施打疫苗,不設籍高雄但長居在高雄的人也可以打疫苗,若無接到接種通知書可洽區公所。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