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不卡關 生物相似藥降患者負擔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不卡關 生物相似藥降患者負擔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類風濕性關節炎在二十年前幾乎沒有很有效的治療藥物,甚至曾經有人將類風濕性關節炎形容成一種不會致命的癌症。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鄭添財主任指出,近幾十年來醫療發展的進步,讓醫界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十分有信心,只要患者長期配合風濕專科醫師治療,症狀大多都能獲得有效控制。

除關節疼痛外 全身性影響不可忽視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自體免疫疾病,鄭添財主任指出,其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與天生基因及後天因素,如抽菸與牙周病或某些感染有關。據統計,台灣約有15至20萬人口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其中以女性的罹患比例較高。類風濕性關節炎以手部關節侵犯為最多,而且以早上睡醒後手指關節僵硬,導致彎曲困難的「晨僵」為典型表現之一,但也可能侵犯其他部位關節,除了關節會紅腫熱痛以外,鄭添財主任近一步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只對多處關節造成影響,也可能對身體其他器官產生多種合併症,如眼睛發炎、肺部纖維化、狹心症、骨質疏鬆症及骨折等等,但也有少數患者的腎臟與皮膚受其影響。

防關節變形 生物相似藥是未來治療趨勢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關鍵,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鄭添財主任表示,治療上一般會先使用止痛藥物或類固醇,再加上傳統合成的疾病修飾藥物,再依病情的嚴重程度或惡化速度使用生物製劑,目前的生物製劑比較能防止患者骨頭與關節的變形。生物製劑的發展與療效相當好,但由於原廠研發生物製劑成本高、製程上也較困難,加上過去使用都是要符合某些嚴格的條件才能申請健保給付,讓高價位生物製劑使用的普遍性相對較差,目前台灣已有生物製劑相似藥的上市,部分也取得了健保給付,這涵蓋了某些癌症以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生物相似藥,這可能是未來治療的新趨勢。

鄭添財主任解釋,生物相似藥以嚴謹的製程,在上市前也會透過嚴格的相等性驗證及審查,確認其與原開發藥物的治療相似性。因此生物相似藥的安全性與效用與原廠藥品並無顯著臨床差異,且生物相似藥的藥價大約為原廠藥的七成左右,這應可減低自費患者的負擔,並提升患者自費使用患者的意願。

日常保養與治療雙管齊下 疫情期間更應注意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因為免疫系統失調所致,鄭添財主任提醒,患者除了遵照醫囑定時使用藥物之外,平常免疫系統的保養應注意四大重點,保持充足睡眠、規律運動、維持適度的營養以及保持好心情,做到以上重點能使病情穩定並得到控制。目前新冠疫情持續,鄭添財主任建議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都應接種新冠肺炎疫苗,而施打前後應詢問醫師做治療藥物上的調整,若想了解進一步詳情,病友可至風濕病醫學會網頁查詢。鄭添財主任也呼籲民眾,有任何關節症狀,請找風濕專科醫師進行諮詢,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

類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症狀? 這些關節變化快就醫檢查

6旬男作息正常不菸酒 輕微腹瀉竟已轉移性腸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0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40多歲男子,平時不抽菸、不喝酒,生活作息也很規律,但近半年開始出現背部劇痛、體重減輕,多次藉由中醫推拿都不見好轉;進一步就醫檢查,竟發現肺部腫瘤長達10公分,才造成背部凸起,引發疼痛感。 X光檢查確診肺癌 收治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郭忠和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每年元宵節過後,各個家族就開始慎終追遠上山掃墓,一直會持續到清明節,而要上山掃墓可得要注意不要被蟲吻;因為情況嚴重時,甚至有可能出人命,要非常小心。日前就有一名男子上山掃墓,因為被恙蟲咬到,結果回家後就高燒不退,住院接受治療。 高燒不退 感染恙蟲病 收治這名男子的怡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20多歲女性,從小頸部有顆硬塊不痛也不癢,但最近硬塊開始變大,驚覺不對勁,就醫檢查發現是唾液腺腫瘤;所幸為良性腫瘤,接受手術切除即可。醫師提醒,頸部、口腔有莫名腫塊,應及早就醫檢查,千萬不要延誤病情。 唾液腺也有腫瘤 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楊宗霖指出,唾液腺位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黃軍瑋報導)不少女性認為自己很Man,外表很陽剛,想透過微整形改善外觀,期待擁有像新婚韓星金泰希般的細緻五官,皮膚科醫師鄭嘉琪指出,女性想改善很Man的外表,額頭飽滿、有型,才是重要關鍵。在醫美界,豐額療程以注射玻尿酸、肉毒桿菌素為主流,像凝膠式玻尿酸,由於較容易推勻、保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