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類風濕性關節炎用對藥,抗病不麻煩!

阿傑從國中就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在施打生物製劑後,病情控制的很理想,但在如願考上理想大學時,卻要面對宿舍沒冰箱,針劑得想辦法存放的大難題。在和醫師討論後,決定換用不必冷藏保存的小分子口服藥,終於放心展開大學新生活。

類風濕性關節炎用對藥,抗病不麻煩!

生物製劑問世後,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了革命性進展,近年來更有多種藥物選擇,害怕或不方便打針,也有小分子口服藥可選擇。但「好還要更好」,還是會遇到有病人抱怨:「為什麼吃藥吃那麼久都不會好?」彰化基督教醫院風濕病中心主任邱瑩明認為,其實不要把「類風濕性關節炎」當成特殊疾病,「想一想,痛風也是關節炎,也要長期用藥;糖尿病、高血壓也要長期吃藥控制。」他強調,比起無藥可醫的疾病,現在類風濕性關節炎已經有很好的藥物治療,是值得慶幸的事。

所以,為了避免病人不乖乖吃藥,邱瑩明醫師會主動出招,告訴病人:「這個藥要通過健保申請才有,藥價不便宜喔。」吃米要知米價,病人知道藥物的可貴較會珍惜用藥不浪費,而且和傳統治療每天至少十幾顆藥相比,改用小分子口服藥後方便許多,也大大提升病人的治療順從性。邱瑩明醫師也會透過醫院內定期舉辦的小型病友會,除了由醫師介紹疾病知識,更重要的是提供病友交流機會,聽老病人分享心路歷程,更能化解患者對藥物副作用的疑慮、增加抗病的信心。

類風濕性關節炎用對藥,抗病不麻煩!

彰化基督教醫院風濕病中心主任、漢銘醫院醫務長邱瑩明。

邱瑩明醫師也特別提醒病人,「不要覺得不痛就自動減藥或停藥!」每個人對疼痛的感受不同,自我感覺不痛,體內卻可能還處於發炎狀態,關節還在持續受損,而這些不知不覺間累積的破壞卻是不可恢復的,他形容:「慢性發炎就像溫水煮青蛙,等到驚覺關節變形時已來不及挽救了。」

而且不只關節,長期慢性發炎沒有好好控制,還會造成其他健康威脅,「尤其心血管疾病,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平均壽命較一般人短十年的主要原因。」邱瑩明醫師強調,類風濕性關節炎隨著病情穩定,有機會減藥甚至停藥,但一定要配合定期回診檢查、在醫師的評估下進行,才能避免病情反彈的風險。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581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黃瓜是餐桌上的“平民”蔬菜,以其營養、價廉大受青睞,尤其是女性朋友。新鮮黃瓜中含有的丙醇二酸,能有效地抑製糖類物質轉化為脂肪。因此又被大家認為是健康塑身的好蔬菜。但是黃瓜在食用過程中也有宜食與不宜食的區別。今天就跟小編來了解一下。   什麼樣黃瓜才好吃 人們挑黃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現代人因為工作關係,常過度使用眼睛,以致容易造成眼睛乾澀,進而導致乾眼症。至於如何預防乾眼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眼科醫師陳少鈞表示,多補充維他命A並讓眼睛多休息,將可避免乾眼症發生。陳少均說,眼淚由外而內分為油脂層,水液層,以及黏液層。造成乾眼症的原因為此三層缺水;大多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現代人流行喝檸檬水,不僅可以美白也可消腫。雖然檸檬水好處多多,但是您知道檸檬水不適合每個人嗎?張湘寧營養師表示,錯誤攝取檸檬水,恐導致腎臟負擔加重、牙齒變黃,也可能引起反黑作用。 張湘寧營養師說,檸檬含有檸檬酸,富含鉀、鈣、鎂等礦物質,以及多種活性成分,如維生素C、類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許多人常在無意間發現自己身上長了一顆一顆的小肉芽,這時千萬別用民間流傳的方法處理,以免造成更多的麻煩!皮膚科醫師表示,這些小肉芽只是單純美觀問題,其實對於人體並無傷害,若想要去除的話,目前最常見的治療方式為雷射以及電燒。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皮膚科潘企岳醫師表示,凸出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