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疼痛難忍 提早調理減緩痛楚

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疼痛難忍 提早調理減緩痛楚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關節紅腫疼痛難忍,影響生活品質!中醫師楊斯宇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爲避免關節不可逆的變形,必須在發病初期開始使用藥物控制,及早治療,生活品質越好,雖然需要長期服藥,病情穩定仍有減藥的可能。

類風濕性關節炎 自體免疫系統疾病

楊斯宇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多關節發炎的疾病,最常見的症狀是關節疼痛,活動時加重,而清晨剛睡醒時,容易感覺關節僵硬,且會持續1小時以上。好發於手腳關節處,此種疾病會不斷進展加重,初始症狀是關節紅、熱、腫、痛、按壓疼痛、活動不良,若不及時治療,最終軟骨、硬骨會被破壞,導致關節變形。通常會發作在任何年紀,其中又以中年女性發生的機率最高。

疾病會進展加重 全身關節都會受影響

楊斯宇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並非關節感染引起的發炎,而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它是身體免疫系統將關節滑膜視為外來物,進而產生抗體攻擊,造成關節滑膜炎,其所產生的抗體除了會攻擊關節導致變形與僵直之外,也會侵犯其他器官,如肝臟、脾臟、心臟、肺臟、血管、神經系統、淋巴系統等。

把握黃金治療時期 發病初期積極用藥

楊斯宇解說,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中醫「痹證」,可見於中醫醫書「歷節病」、「骨痹」等篇章中,是「筋骨」出了狀況導致疼痛,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肝腎」功能失調導致「風寒濕熱」邪氣侵襲筋骨關節,而致關節腫脹變形,例如:多關節(風)、關節腫脹(濕)、關節紅熱(熱)、關節僵硬活動不良(寒)來表現,爲了避免關節不可逆的變形,強調必須在發病初期開始使用藥物控制,且需要長期服藥。

針對中藥治療方面,楊斯宇分享,中醫治療「歷節病」的歷史久遠,在東漢張仲景醫師《金匱要略》書中,提到「歷節病」的症狀:「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條文中的諸肢節疼痛、腳腫、不可屈伸、疼痛,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發作時的症狀非常相似,臨床中經常使用這兩個藥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如果後期關節嚴重變形與僵直時,中醫認為這是一種經絡的「痰瘀阻滯」,藥物治療過程中會加入「化痰」、「化瘀」的藥物來治療。

提早治療減輕痛楚 於病況穩定有望減藥

楊斯宇建議,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無法完全治癒,及早治療,生活品質越好,雖然需要長期服藥,但病情穩定仍有減藥的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避免一些誘發因子,如:感染、紫外線、溫濕度、荷爾蒙變化、壓力、菸酒等,因此生活作息正常、保持心情愉悅、定期回診、規律服藥、學習與疾病共存是很重要的。

【延伸閱讀】

老婦莫名暴瘦 竟因類風濕性關節炎惹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2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肺癌死亡率已從99年至103年連續五年蟬聯冠軍。而臺灣每42分鐘,就多一個人承受著肺癌帶來的人生創傷,經歷著治療的苦痛,在治療武器的日新月益下,肺癌人生的故事雖然已經重寫,但心靈抗戰還需仰賴肺癌前輩的指導、親友的陪伴,他們正需要您這位「過來人」的分享及故事,因為,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你會在睡覺前或是起床後喝杯水嗎?有人傳來影片,指稱最好是能在睡覺前或是起床後都喝杯水,可以使血液不濃稠,並能預防中風;不過,中醫師則認為,晚上睡覺前不宜喝水,以免半夜要起床排尿,會使得睡眠品質不好。睡覺前不宜喝水 以免破壞睡眠品質中醫師何英強表示,晚上要睡覺前的三小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體重維持,「癌」注意!因為惡性腫瘤本身和治療副作用容易使病人體重減輕,很多癌友因為吃不下或不敢面對治療,讓體重下降更為明顯,甚至爆瘦影響治療,維持體重成為每一位癌友重要課題。台灣大腸直腸醫學會於2017年4月,針對全台320位頭頸癌、肺癌、大腸癌癌友進行最新癌症治療營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有量過血壓嗎?國內調查發現,18歲以上民眾,一年內未量過血壓者有近3成。國健署宣布,今年與社區藥局、7-ELEVEN千禧小站、康是美合作,設置超過1500家血壓測量站,讓民眾就近享有血壓測量服務。了解你的血壓世界高血壓聯盟2013到2018年,連續6年將世界高血壓主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