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飛機起降時、登高山耳朵悶住不是耳鳴!什麼樣的耳鳴需特別注意,「這3種」症狀要小心...

耳鳴嗡嗡作響莫慌  把握人體「救命警鈴」及時救命

聽演唱會、享受現場震憾,小心耳朵受不了!一名30多歲女子聽完知名天團演唱會後,當晚回家耳朵就嗡嗡作響,耳鳴持續兩三天後,才發現左耳聽力已受損。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邀請台灣耳鳴學會理事長賴仁淙談耳鳴,專家就提醒,其實耳鳴就像空襲警報,必要時還能救你一命。

飛機起降時 登高山耳朵悶住不是耳鳴!什麼樣的耳鳴需特別注意,「這3種」症狀要小心...

 

常見的耳鳴迷思!

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飛機起降時、坐公車、搭電梯或是登高山,時常有一種耳朵悶住、塞住的感覺,許多人以為出現這種情況就是耳鳴,其實這叫做耳塞感或耳悶感,和耳鳴大不相同。

耳鳴發作時,會聽到耳內嗡嗡作響,而耳朵產生耳悶感,是因為我們的中耳腔內有一條管子,叫做耳咽管,直接通到鼻咽部,也就是鼻子最內側、喉嚨最上面的地方,當中耳腔內的氣壓和外界不同時,耳咽管會自動打開,讓中耳和外耳兩邊的氣壓平衡。如果這時候壓力無法平衡,就會產生耳悶感,所以處於氣壓變化過大的環境下,很容易出現耳悶感的現象,通常只要嚼口香糖,或是吞一下口水,使顳顎關節運動帶動耳咽管的收縮,排除悶塞的氣壓,耳悶感、耳塞感就會消失。

 

什麼樣的耳鳴需特別注意

飛機起降時 登高山耳朵悶住不是耳鳴!什麼樣的耳鳴需特別注意,「這3種」症狀要小心...

現代人99%的耳鳴是良性的,如果沒有檢查出特殊狀況,一般耳鳴是會慢慢痊癒或改善的。

以下狀況就要特別注意了,最好盡快就醫:

  • 單側耳鳴:通常單側耳鳴屬於危險性耳鳴,兩耳皆耳鳴的問題較不大。
  • 持續性、長時間的耳鳴:連續一週以上,而且整天持續不間斷的耳鳴,就需要就醫評估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 在嘈雜聲中也能聽到耳鳴:正常的耳鳴都是在四周安靜時才容易被注意到,如果連在吵鬧的環境中都能感受到耳鳴,應是屬於病理性耳鳴,此時就要特別當心。

 

TVBS《健康2.0》來賓、也是耳疾患者「三鐵選手」簡綾圻分享,當她四個多月大的時候,不明原因發燒將近一個月,花了很多錢醫治才好轉,但是病後診斷發現,聽力喪失。直到兩年前,簡綾圻找上了賴主任治療耳鳴,透過照電腦斷層之後才第一次確診,罹患了「大前庭導水管症候群」。

飛機起降時 登高山耳朵悶住不是耳鳴!什麼樣的耳鳴需特別注意,「這3種」症狀要小心...

台灣耳鳴學會理事長亦是光田耳鼻喉科主任賴仁淙表示,大前庭導水管症候群它是內耳的一種先天性畸形,主要為前庭導水管擴大,發病時耳蝸毛細胞會受破壞,因此常伴有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等症狀。凡是先天性耳聾的病人,有20~25%是因為此病症造成,是一種基因缺陷。

 

安裝電子耳,讓人生重新恢復色彩

賴仁淙主任進一步說明,人工電子耳分為「植入體」、「語言處理器」、「傳送器」三部份。植入體材質為鈦金屬,體積小而薄,它需要開刀裝在內耳的耳蝸位置,通常手術時間為二至三個小時,待二至五天傷口痊癒後,戴上語言處理器與傳送器,就能開始進行聽力訓練,耳蝸植入體可以繞過內耳中喪失功能的部份,直接向聽覺神經傳遞聲音,音訊處理器採集聲音信號並將其發送至位於耳後皮膚下的植入體,透過手術植入內耳中的電極刺激患者可以獲得聽覺的神經。

人工電子耳和助聽器完全不同,助聽器是將聲音放大至聽力受損者可聽到的聲級,而人工電子耳植入體則是繞過耳朵受損的部份,直接刺激聽覺神經,對於重度至極重度失聰的成人患者,人工電子耳有助於患者重新獲得聽覺,並可幫助先天失聰的兒童語言學習及成長。

 

更多精彩節目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週日4/9晚上21:00《健康2.0》。

《健康2.0》Youtube

相關推薦

研究發現,排便不順不僅長不高,也影響學童課業成績表現。癌症關懷基金會統計2018年3萬份有效問卷,發現北、中、南國小學童便秘的比例創新高。將近4成(38%)學童沒有天天排便,更有高達21%排便型態不理想,大便呈「硬塊狀」、「泥狀」、「水狀」或交替出現。 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指出,腸道不僅是人...

閱讀詳情 »

許多老人家為了遠離失智,常約三五好友一起在家打麻將,不讓大腦提早退化。不久前剛學會打麻將的七旬爺爺興致高昂,連日熬夜與鄰居友人進行方城之戰,因睡眠不足造成免疫力下降,加上無節制的喝酒飲食,假牙清潔也隨意帶過。沒想到近日竟發現啃咬食物有血跡,且牙齦腫脹,咬合感到不舒服,前往牙科就診時被告知原本罹患的...

閱讀詳情 »

輔仁大學附設醫院二十八日第一次舉辦兒童節慶祝活動,結合國父紀念館、臺大醫院,為兒童帶來歡樂的節日氣氛,留下快樂的回憶,並增進親子互動機會,倡導守護兒童的理念。 活動節目內容包括街頭小藝人白芯羽童歌演唱、華裔澳洲太平紳士黃信凱魔術、國際氣球藝術冠軍廖昱閔氣球表演。表演者邀請現場小朋友上台合唱熟悉的歌...

閱讀詳情 »

長途旅行時,無論搭車或搭機都免不了久坐的狀況,你是否曾感覺下肢開始發熱、發麻、或出現腫脹?當心,可能是經濟艙症候群作祟!琳安聯合診所院長王志軒醫師表示,經濟艙症候群其實是深部靜脈血栓栓塞症,若未及時診治,栓塞之血塊可能會跟著血液循環流到心臟或肺臟,恐造成極大的健康危害,不可不慎!  長途旅程久坐少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