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飯後立刻刷牙結果牙齒越刷越黃...這些該死的「毀牙習慣」讓你牙齒的使用壽命越來越短!

即使每天認真刷牙、飯後仔細漱口,牙齒也可能被一些不起眼的習慣損傷。英國《每日郵報》邀請多位牙科專家列出「最讓你意想不到的毀牙習慣」,看看你是否中招。

飯後立刻刷牙結果牙齒越刷越黃...這些該死的「毀牙習慣」讓你牙齒的使用壽命越來越短!

1.喝水太熱:英國艾塞克斯郡牙科專家史蒂芬‧皮特博士表示,由於溫度急速變化,冷天喝熱茶等熱飲取暖時,容易導致牙齒表面產生肉眼可見的細小裂縫。裂紋一旦變深,必然傷及牙質,導致牙齒過敏,嚴重時會損害牙髓或牙神經,引起感染或膿腫。

2.說話太多:英國肯特郡BMI醫院口腔外科專家盧克‧卡斯卡里尼博​​士表示,經常說話容易導致下巴磨損和撕裂,甚至會造成顳下頜關節炎,損害牙齒健康。

3.飯後立刻刷牙:倫敦牙科專家菲爾‧施特墨博士表示,吃飯時產生的酸和糖會暫時削弱牙釉質的保護作用。飯後立即刷牙更容易破壞牙釉質。建議飯後至少等半個小時再刷牙,同時要避免使勁漱口,以免削弱含氟牙膏對牙齒的保護功效。

4.運動過量:德國海德堡大學醫院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長時間運動容易導致唾液減少,唾液鹼性升高,導致牙菌斑的細菌激素增多,增加牙病危險。

5.游泳時張著嘴:英國牙醫協會專家黛米恩‧沃姆斯利教授表示,游泳池中的氯可能會導致牙齒侵蝕,牙齒表面硬組織損失,使牙齒變色和敏感。游完泳,最好刷個牙或者漱漱口。

6.補牙後坐飛機:盧克‧卡斯卡里尼博​​士表示,補牙後坐飛機可能會導致牙痛。原因是高度變化會導致牙齒填充材料中產生微小的氣囊,由於氣壓變化的緣故引起牙痛。通常牙痛會在飛機著陸後幾小時消失。如果疼痛依然存在,應看牙醫。登山或滑雪時也可能會出現同樣的情況。

7.把牙當成剪刀用:倫敦國王學院口腔外科教授塔拉‧蘭頓博士表示,用牙齒取代剪刀咬線頭、撕開包裝或者啃指甲等,都非常容易傷及門牙。

8.含著藥片:為了達到鎮痛效果,很多人會將阿司匹林碾碎或者直接咬在疼痛的牙齒上。然而,卡斯卡里尼博​​士表示,這種鎮痛法容易燒壞口腔敏感的軟組織。建議吞服阿司匹林,也能緩解牙痛。

9.懷孕時不注意口腔衛生:赫特福德郡牙科專家傑若米‧希爾博士表示,服用黃體素等避孕藥或懷孕都會導致雌性激素水平升高,使牙齦組織對牙菌斑等局部刺激物反應增強,導致或加重牙齦炎,容易發生牙出血。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可使口腔炎症最小化。

10.服抗組胺藥:英國肯特郡藥劑師斯蒂芬‧佛斯特表示,抗組胺藥物可能會影響舌頭和口腔等部位,進而影響唾液分泌,導致口乾。

相關推薦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奪走數十萬人性命,TVBS製作紀錄片《病毒教我們的事—SARS到Covid-19媒體省思》回顧17年前,SARS疫情在台灣造成的性命損失與和平醫院封院的場景。在SARS時期擔任TVBS新聞主播的蘇宗怡,回想當時在播報台上的心情,表示:「只能強迫武裝自己,即使今天再看到當...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行政院擴大有工作無加保者紓困1萬元,卻因為排富計算公式太難、需提證明資料太多,引爆民怨,甚至有民眾為了紓困金,搶著批「玉蘭花之亂」價格飆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7)日下午公開致歉,強調因流程不夠簡便,讓要去申請這筆費用的這群人覺...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今(7)日宣布成功以血液淨化技術治癒一名52歲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什麼是血液淨化技術?又為什麼能夠奏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集人張上淳解析其中關鍵在於成功對抗過度免疫反應產生的細胞激素風暴,減少人體傷害,但這只是單一個案,是...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又見旅外工作者染疫回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COVID-19病例,案440為20多歲女性,今年2月下旬至卡達工作,曾於3月在卡達確診,治療之後二採陰性,也過了隔離期,沒想到5月3日返國入境時無症狀的她,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