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養成人格三時期 不同方針教出好孩子

養成人格三時期 不同方針教出好孩子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人格養成從小開始,家長要教育出好孩子,也是有方可循!精神科醫師施佳佐指出,每個年齡層的孩子思考、感受和行為模式都不相同,因此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教育他;孩子的叛逆不聽話,都是有原因的,父母應該隨著孩子年紀漸長,改變相處的方針。

0歲到6歲 將孩子當國王對待

施佳佐醫師表示,0歲到6歲時期,家長應該要盡量做到給予小孩充沛的愛、注意力及關懷,並且盡量不要說「不」,這個時期奠定一大半孩子人生的藍圖,此時的決定,也將會成為孩子往後人生行為模式,並且一再出現,若孩子始終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未來在他的潛意識裡,也會有著「我想要的東西總是得不到」的想法。但這並不是要你完完全全順從孩子,有時候當孩子犯錯時,可以溫柔且堅定的告知他,並可蹲下或將孩子抱起來,從相同的高度告訴他「不」。

6歲到12歲 將孩子當王子對待

6歲到12歲這個階段,父母需要成為孩子的典範,父母的每一句話都是有力量的;施佳佐醫師指出,讓孩子學習在自由與紀律中取得平衡,灌輸孩子好的價值觀、行為、語言、觀點,教育他們尊重長者,不要用言語來辱罵孩子。並教育孩子「犯錯是成功的基石」,讓他學習內心的堅強;記得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鬧,否則他也會很快開始跟你頂嘴,孩子是天生模仿家,只會學習他所看到的。

12歲到21歲 將孩子當朋友對待

施佳佐醫師建議,在12歲到21歲這個時期,父母要學會聆聽孩子的想法,多點尊重與愛,少點建議,孩子在這個階段會開始尋找自己是誰,對自我身分的認同,可能會常常對於你說的話提出反駁,這時如果你去壓抑他,可能會讓他未來成為一個較暴躁或壓抑情緒的人。父母應該幫助孩子找到志向並協助他往前,而不是透過孩子來成就你沒有完成的夢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1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走進眼鏡行,琳瑯滿目的隱形眼鏡讓人眼花撩亂,但卻顯示著隱形眼鏡市場的廣大需求。隱形眼鏡族群逐年增加,不少民眾為了省錢都會捨棄日拋,使用雙週拋以上的隱形眼鏡;不過,眼科醫師提醒,使用長戴型隱形眼鏡,清潔便格外重要。從安全健康又方便的角度出發,日拋隱形眼鏡是首選,但對於使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衛生福利部102年地方衛生機關業務考核成績出爐,中央針對各縣市衛生局之急性傳染病防治作為、愛滋病、結核病、預防接種、落實公權力等防治成效指標,進行綜合評比,苗栗縣因各項指標皆呈現顯著進步,榮獲第一名殊榮。苗栗縣衛生局羅財樟局長表示,衛生局所防疫工作24小時不打烊,工作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你正走在人生低潮期嗎?其實,有許多管道可以尋求協助!台中市衛生局就成立了免費定點心理諮商,根據該局統計,去年就有服務900人次,所尋求協助的前三大問題以情緒最多,其次為親子問題及兩性情感問題。根據台中市衛生局統計,102年免費定點心理諮詢共有900人次前來,個案求助問題...

閱讀詳情 »

現在在公園、各級學校的操場,甚至路邊,常常看到許多人利用走路來運動,讓身體流流汗水,促進新陳代謝;醫師也說,走路是相當適合中老年人的運動,現在波士頓醫學中心有個最新發現,人類走路的速度慢,與手的握力成正比,而手部的握力比較大的人,除了他們的中風或是短暫缺血性中風(TIA)的風險比其他人低了 4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