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首例血型不相容活腎移植 AB型媽捐腎給A型女兒

首例血型不相容活腎移植 AB型媽捐腎給A型女兒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東部創下首例「血型不相容活體腎臟移植」,來自花蓮一名21歲大學生蔡嘉琳,因4年前罹患慢性腎衰竭,得開始洗腎,但因媽媽不捨女兒長期飽受洗腎之苦,得知花蓮慈院有不同血型活腎移植的技術,因此主動要求捐腎給女兒,經過醫院一系列檢查後,確認血型AB型的媽媽可以捐出右側腎臟給A型的女兒使用,也因此在上個月成功讓女兒重獲新生。

發現尿蛋白過高 竟是慢性腎衰竭導致

過去蔡嘉琳發現自己尿蛋白很高後,就赴腎臟科看診,才發現左右腎臟萎縮,確診為慢性腎衰竭,並於2015年開始天天洗腎,不僅嚴重影響生活更因此休學,也讓蔡媽媽很不忍心,因此決定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讓女兒身體變好,因此決定捐腎給女兒。而術後,不僅蔡媽媽順利出院,蔡嘉琳身體狀況也逐漸恢復,花蓮慈院也趁著「世界腎臟日」活動,為母女慶祝重生。

腎臟移植不受限血型 手術困難度仍高

隨著醫療技術改良,腎臟移植技術並不受限於相同血型,且此技術也早在世界發展近30年,但因過去手術前減免治療須切除受贈者脾臟,再進行藥物治療後才能進行移植,對病患而言不僅手術風險高,更對腎臟有所損傷;花蓮慈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李明哲表示,也因此手術仍有一定困難度,受贈者得在手術前一週進行雙重過濾血漿分離術、特別免疫抑制劑計畫,以降低血中抗體濃度,且經過五次的雙重過濾血漿分離術後,才能順利為蔡嘉琳進行腎臟移植手術。

受贈者得定期追蹤 出現異狀應盡快回診

但相較於過去傳統手術,傷口約20至25公分長,透過腹腔鏡取腎手術取代,則縮減為四指幅的傷口,就能將腎臟順利取出,對於患者而言,術後恢復也較快;李明哲主任提醒,不過受贈者除了得需持續服用抗排斥藥物,若抵抗力較差,在平時作息上,也因盡量避免會產生創傷的活動,且多注意飲食,並定期回診追蹤,一旦出現包括尿量減少、發燒、血壓高等任何排斥情況發生時,就應盡快回診。

【延伸閱讀】 不能承受之重 留學生如何走出「亞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3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每到秋冬季節交替、天氣變冷之際,就會有許多民眾飽受過敏性鼻炎所苦。醫師提醒,過敏性鼻炎容易反覆發作,雖可利用藥物阻斷,達到良好的緩解效果,但由於並非隨時使用、隨時有效,因此,治療時「耐心」就很重要!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耳鼻喉科許雅晴醫師表示,鼻子是呼吸道的第一關卡,而鼻腔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運動是良藥!」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成年人因情緒不佳而去運動者,有超過8成在運動後情緒會變好。連續二年獲得國人喜愛的羽毛球運動,自然是名列前茅的熱門項目。前任衛生署署長侯勝茂就曾表示,長年來每周維持二天的打羽球習慣,除了讓他在繁忙的工作當中還可以維持健康的身體外,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台灣每天有25人因糖尿病而死亡,平均每57分鐘,就有一人死於糖尿病。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目前台灣的糖尿病患人數已超過170萬人,甚至還有年輕化的趨勢,民眾需多加注意預防。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教授褚柏顯表示,「糖尿病眾多併發症中,後果最嚴重的就是心血管疾病。」大血管病變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目前針對癌症治療,雖然已有手術、化療、放療及標靶藥物可以應用,但是癌友往往會在治療過程中,尋求中醫診治;要如何讓癌症獲得更好的療效,醫界正在積極研究,結合中西醫整合的突破性療法,預計將是本世紀對於癌症治療最大的貢獻!癌症越晚發現 致死率越高醫學越來越進步,但是當民眾聽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