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首月減重16公斤! 義大微創術助老婦重生

首月減重16公斤! 義大微創術助老婦重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現年60歲的王太太(化名),20年前因家族性遺傳造成肥胖,連帶影響身體狀況,在家人的支持下,接受了當年蔚為風行的傳統開腹減重手術。術後雖瘦下十幾公斤,但因無後續追蹤,生活方式也幾乎沒有改變,導致兩、三年後隨即復胖,甚至超越術前體重。幸而以腹腔鏡「胃繞道手術」,術後不到一個月,體重減輕了16公斤。

「胃繞道手術」減重 全團隊提供專業服務

義大國際減重暨糖尿病中心蔡明憲主任表示,減重手術首要應考量患者終身的安全性,而非短期可見之效果。身高156公分體重卻高達92公斤的王太太,當初因肚痛、噁心、黑便等症狀前來就醫,診斷發現竟然就是20年前開腹手術導致發炎、潰瘍,蔡明憲主任當機立斷建議以腹腔鏡「胃繞道手術」進行二次減重,同時切除發炎的病灶,術後不到一個月,體重從92公斤減輕至76公斤,原先併發症也都痊癒。

蔡明憲主任說明,每次減重手術的成功,不僅僅倚靠執刀醫師的技術,從術前評估到術後追蹤,都需各領域之專業醫護人員把關。為此,義大減重中心集結營養師、心理師、體適能師及個管師,按照不同需求提供專業諮詢服務,讓每一位患者從生理到心理都有全方位的照護。

機器人微創手術傷口小、出血少、恢復好

此外,蔡明憲主任近日甫搭配高階能量器械,完成中南部第一例第四代機器人胃切除手術,希冀能透過更好的技術,讓民眾受到最完善的醫療照護。醫師也進一步補充,微創手術的特點即是利用最小傷口,使患者生活品質大幅提升,也讓操刀醫師能更精準執行,進而減少合併症狀及出血量。

術後仍需控制飲食、持續運動 才能維持減重效果

儘管手術成效增加,許多患者至今仍有錯誤觀念,認為術後就此一勞永逸,導致復胖情形一再發生。蔡明憲主任提醒,術後需要長期飲食控制、運動習慣養成,以及家人朋友在心理層面上的支持。醫師最後也呼籲,減重術式日新月異,病友可與專業醫師討論且經過縝密的評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才能有效減重、重拾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15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4歲的小琪,吃飯總喜歡將飯菜含在嘴裡,每餐都要吃上2、3個小時,加上家長疏忽潔牙的重要,日前帶孩子到診所檢查,竟發現有6顆蛀牙,其中5顆臼齒蛀得很深,需要使用不鏽鋼牙套,另外1顆門牙,則以透明乳牙套加以矯正治療。許多孩子喜歡邊吃邊玩、邊玩邊吃,拉長用餐的時間。新北市牙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在台灣,平均每年有近20萬個新生兒,其中早產兒的比例佔8%~10%,每一年將近兩萬多個早產兒。這些小腳丫還來不及準備妥當,就必須提早面對艱難的成長歷程、父母的疑慮,以及一個未知的未來。事實上,只要有完整的醫療照顧,早產兒已有很高的治癒率,只要給他機會,他就可以如你我般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印度恰蒂斯加爾省政府日前推動家庭計畫,為83名婦女進行腹腔鏡輸卵管切除術,迄今導致有8名婦女死亡、15人情況危急,死者大多不滿30歲,目前原因待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歐名哲表示,正常腹腔鏡輸卵管切除術成功率極高,恐是用錯氣體導致栓塞,進而造成死亡。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經常半夜起床找東西吃,或是晚上睡前不吃點東西就全身不對勁的人,要小心了!根據美國心理學教授斯坦科德及其團隊研究顯示,這種狀況可能是得了「夜食症」,而夜食症患者其實患上了三種失調症 ─ 飲食失調症、睡眠失調症和情緒失調症。長庚一般精神科陳景彥醫師表示,國外所稱的夜食症,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