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馬桶千萬不要蹲超過3分鐘,因為......看了你就知道有多可怕!!這真的不是在跟你開玩笑!

馬桶千萬不要蹲超過3分鐘,因為......看了你就知道有多可怕!!這真的不是在跟你開玩笑!

via

坐在馬桶上好久,卻怎麼也排不出來,這時不可強行排便,每次排便時間也不能過久,否則可能引起痔瘡。

  人的排便有兩種方式,一次式和二次式。一次式是在排便反射衝動下,一次性排出腸道糞便。二次式是在一次排便後,需要第二次排便衝動,再次增加腹壓和鬆弛肛門括約肌排出殘餘糞便。由於二次排便間隔時間長,蹲便時間長,導致肛門周圍靜脈回流差,更易患痔瘡。

  正確的排便方法有助於縮短時間,預防痔瘡。例如在排便感明顯時立即如廁,不可久忍大便;上廁所要專心,不要看報紙、玩手機等;排便動作完成後稍事休息,等產生第2次排便感時,再做排便動作,切不可強行排便;不可蹲廁過久,實際上排便所需時間極短,2~3個排便動作約1分鐘,如果超過3分鐘仍無便意,應停止排便;排便時不宜用力過猛,以免損傷肛門,應緩慢增加力量;從理論上講,肛腸角越大,直腸越直,排便就越順暢,因此可採用蹲姿,或坐姿時在腳下墊個小板凳;排便困難時可順時針按摩腹部,有利於刺激腸道,增加便意;直腸緊挨骶尾骨後方,輕輕拍打骶尾骨,有利於將力量傳遞到直腸,通過振動刺激腸道,利於排便。

  便後的肛門保護,對於預防痔瘡很有必要。具體方法有:第一,排便後,有意識地做3~5次肛門收縮,能增強括約肌功能,消除疲勞。第二,按摩肛門,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方法是在每次大便後用軟紙在肛門部位按揉,可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交替按摩10~20次。第三,便後用溫水坐浴,既可以洗淨肛門皮膚褶皺內的污物,還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對保持肛門的清潔和生理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via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晚間召開臨時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我國透過COVAX獲配102萬劑AZ疫苗,首批19.92萬劑疫苗將由華航運送,於4日上午運達桃園國際機場。陳時中表示,由於該批疫苗效期較短,將會在檢驗封緘作業完成後,加速開放接種對象。台灣向AZ購買的1000萬劑疫苗,日前已到貨11.7萬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人平均壽命增長,「老顧老」的情況已經變成常態,董氏基金會就提醒,根據2020年8月發表於《應用老年學期刊》的研究指出,與沒有失智者配偶的老人相比,照料著剛被診斷阿茲海默症或相關失智症患者的老年照顧者,較容易出現持續性憂鬱症狀,必須提高警覺。 近年國內屢傳長照悲歌,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失眠一族為數不少,台灣睡眠醫學會2019年最新調查,每10個人中就有1人有慢性失眠的問題,臨床心理師提醒,許多人嘗試過各種助眠方法和產品都沒辦法有效改善,全因為沒有先搞清楚自己到底是為什麼會失眠,像失眠者「白天午睡」、「早醒又過度躺床」或「白天缺乏活動」都有可能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