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驅熱清涼飲 涼快一「夏」好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驅熱清涼飲 涼快一「夏」好健康

端午節過後,時序漸入夏季,衣服、棉被開始換季,面對即將到來,動輒超過30度的炎熱夏天,常見民眾猛灌冰水,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柯建新醫師表示,夏天的濕熱容易讓民眾出現身體悶、頭脹、易口渴、易出汗、怕熱、排便不順、小便黃澀、甚至疼痛等症狀,為了讓民眾能健康消暑,透過滑石、甘草、薄荷等三種藥材,排除體內的「暑、濕、熱」,使身體清爽,有效預防夏日暑熱,讓民眾能透過健康的方式清涼一「夏」。

簡單用熱水沖泡 在有太陽時飲用

柯建新主任表示, 滑石有清熱、利濕功效,夏天身體容易悶熱,過多的溼氣使人感覺疲累、口渴,滑石搭配甘草,利尿卻不傷胃氣,能有效改善夏天悶熱、腦袋悶脹、不清醒的感覺。

屏除傳統煎煮中藥的繁瑣步驟,夏日清涼飲只需將滑石一錢、甘草一錢、薄荷一錢,外裹棉袋後,用熱水沖泡,悶一下,放涼至不燙口的溫度,即可馬上飲用。柯建新醫師提醒,「夏日清涼飲」雖是溫和飲品,但不可沖泡過久,因藥材之一的薄荷,其功效來自於揮發性精油,沖煮過久會使得精油揮發殆盡。

一般建議在「有太陽」的時候飲用,效果較佳,夜晚氣溫轉涼,建議少量酌量甚至不要飲用。身體較虛弱、氣虛、怕冷、抵抗力較差的民眾,需要的是「補」,而非「清熱解毒」,故不適合飲用此茶飲。

夏日保健小撇步

柯建新醫師表示,夏天民眾多會吃冰、喝冰水、冷飲、吹冷氣來消暑,若以中醫的保養角度,身體一旦有「熱」,首要任務要將熱「散出去」,吃冰、嗑西瓜,是民眾常見的消暑飲食方式,卻容易導致肚子悶、吃不下、甚至腹瀉的症狀。

一旦感到身體不適,就要適時將生冷食物減量。柯建新醫師建議,即使是炎熱夏天,仍盡量飲用溫熱的水與食物,並適度吃點薑片、喝薑茶、薑湯,暖胃,讓身體的熱有效散出。如果真的想要吃冰、嗑西瓜,則建議在正中午時食用。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青少眠睡眠問題,不僅會影響情緒還會出現課業表現不佳的問題!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最新調查顯示,青少年平均每5人就有1人有失眠的經驗!而平日睡眠時數平均為7.12小時,而在夜間睡眠不足7小時中,超過6成受訪者會出現上課遲到、打瞌睡,並影響學業成績等問題! 逾2成青少年...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82歲的林伯伯喜愛閱讀接收新資訊,平時就因為散光、近視及老花,備有多副眼鏡,更曾多次把放在沙發上的眼鏡坐歪,直到7~8年前突感視力模糊,寫字會重疊、看書報時間愈來愈短,怎麼換眼鏡都不見改善,才驚覺是白內障找上門。幸好兒子就是眼科醫師,經過新型白內障手術後,連藥袋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63歲的許姓女士,胸悶、咳嗽、易喘長達13年,跑遍各大醫院治療,都被診斷為胸腔積水,也經歷引流治療,病狀皆無好轉。而近來咳嗽加劇到亞東紀念醫院就醫,醫師發現她右側胸腔內,有個排球大的罕見畸胎瘤,經胸腔鏡切除才復原。 罕見純囊狀畸胎瘤 13年來誤以為胸腔積水 收...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抗老」話題蔚為風潮,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大腦」也需要抗老!台灣抗老化保健學會上周末舉辦「老化健康照顧國際研討會」,來自新加坡的營養保健博士曾暉發表以雞精進行的臨床實驗,發現飲用雞精不只能增強體力,還可幫助新陳代謝與血液循環,延緩大腦老化。 雞精提升專注力、記憶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