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骨密度測量多部位 骨密之父錢本文:骨鬆診斷越準確!

骨密度測量多部位 骨密之父錢本文:骨鬆診斷越準確!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70多歲女性患者,做了脊椎、和兩側髖關節3部位的骨密度檢查,T值都未達-2.5的骨質疏鬆症標準,僅在骨密減少階段,但礙於健保,病人很痛苦,醫師卻無法開藥。診治該案例的臺安醫院影像醫學科主治醫師錢本文教授審視後,加上第4部位─前臂的骨密度檢查,發現T值達-3.5,終於確診骨質疏鬆症,符合健保開藥標準,病人得以好好治療。

「沉默殺手」骨鬆症 骨折、早死風險悄悄來

被譽為「骨密度之父」的錢本文教授指出,骨質疏鬆症是「沉默的殺手」,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容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

據統計,全球每3秒鐘有1例骨質疏鬆性骨折發生,約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在50歲之後會遭遇初次骨質疏鬆性骨折。若跌倒造成髖關節骨折,1/5會1年內死亡。

正確測量骨密度 多部位越準確

不過,台灣沒有每間醫院都能正確執行骨質疏鬆症診斷。錢本文教授解釋, WHO於1994年定義,透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當骨密度T值低於-2.5,根據這個截斷值,使用脊椎、髖部或前臂任一部位的測量,能發現大約30%的絕經後婦女罹患骨質疏鬆症,大約相當於這些部位骨折的終生風險(30%)。

然而在2007年,國際臨床骨密學會(ISCD)建議,可同時檢測後前位脊椎及髖骨的骨密度,必要時在檢測前臂即可。與WHO標準不同,造成醫師混淆。

如前述案例顯示,錢本文教授強調,骨密度檢測部位越多,準確度越高,研究顯示,如果只測量單部位,只能找出15%骨鬆患者,造成很多人被錯誤診斷為正常(漏診)。研究也指出,若只測脊椎及髖骨,僅能找出26%患者,若測脊椎、髖部和前臂,可找出35%患者,準確度相差很大。

「不要醫師說只做單部位骨密度,病人就不測多部位。」錢本文教授說,台灣這幾年都在持續教育醫師,過去(1900年代)單部位要測半小時,現在(2000年以后)3部位5到10分鐘就做完了,鼓勵醫院不要加錢,完整做完3部位。


骨密度測量多部位 骨密之父錢本文:骨鬆診斷越準確!

▲臺安醫院影像醫學科主治醫師錢本文教授

此外,除了骨密度外,脆弱性骨折也是骨鬆重要診斷。錢本文教授強調,就算脊椎及髖骨的骨密度正常,這兩處一旦發生脆弱性骨折,也是骨質疏鬆症。如果已經骨質疏鬆,又加上脊椎及髖骨的脆弱性骨折,就是確定性骨質疏鬆。

例如上述70歲女性案例,脊椎及髖骨的骨密度正常,加上第4部位─前臂的骨密度檢查,發現T值達-3.5, 己經符合骨質疏鬆症診斷, 但因後背經年疼痛, 再加上第5部位脊柱側彎掃描(VFA),發現胸椎有一塊脊椎骨折,證實為「確定性」骨質疏鬆症(Established Osteoporosis)。

骨鬆、肌少症、肥胖息息相關 醫推整合報告

錢本文教授還說,骨鬆和肌少症、肥胖習習相關,因為骨鬆病人容易懶得活動,肌肉自然減少,脂肪也就多了。他強調,肥胖與多種癌症相關,至於肌肉協調不好,容易嗆到、跌倒、把東西打翻,都是肌少症的隱憂。

因此,他正推廣將骨質疏鬆和肌少症、肥胖一起測量,統整為單一報告,讓患者一目瞭然。他就曾遇過很嚴重的患者,骨鬆、肌少、肥胖都來,稱骨鬆肌減少型肥胖(Osteosarcopenic obesity, OSO)患者。

「人出生從爬到站,老了有骨骼肌肉疾病又開始駝背,漸漸需要輪椅,其實就會離死亡不遠了。」錢本文教授說,骨質疏鬆症不僅經濟負擔沉重,還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骨質疏鬆患者會出現腰背或全身骨骼疼痛,嚴重時會導致翻身、起坐及行走困難,骨折患者甚至會導致殘疾。傷殘調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s)指患者由於骨折所致的殘疾和提前死亡所損失的全部健康壽命年。隨著骨質疏鬆症的嚴重程度增加,患者損失的DALYs顯著增加,骨質疏鬆症患者一生病程中平均損失5.8個DALYs,嚴重的骨質疏鬆症患者則平均損失7.8個DALYs。在台灣因骨骼肌肉疾病所致的殘疾和提前死亡所損失的全部健康壽命年遂年增加,觸動他非常多。他呼籲,民眾應「保密防跌」,只要骨密度夠,才可以活動,肌肉量就不會減少,才能遠離早死風險。

【延伸閱讀】

遠離骨質疏鬆症 攝取足夠鈣質與維生素D是關鍵

正確診斷骨質疏鬆症 民眾該詢問醫師的5件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5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這一種人,千萬別側睡!!!你會後悔終生的…看了就明白了!!" 患有頸椎病者,側臥並不是最好的睡姿。因為人體的脊柱有兩個凸向前方的彎曲,分別在頸部和腰部,側臥時會在這兩個生理彎曲上附加一個向側方的壓力,導致頸椎關節紊亂,甚至生理彎曲完全消失,加重病情。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頸椎病患...

閱讀詳情 »

在家裡,人們總是將吃不完的食物留到第二天吃,雖然勤儉節約是美德,但有些東西該扔還是得扔,食物的健康尤為重要。“隔夜菜”並不單指放了一夜的菜,放置時間超過8—10個小時,就應該算隔夜了。而導致食物中有毒成分增加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因為食物中的化學物質產生了致癌物...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走出你的靈光腦力 走路的好處比你想的還要多 腿部老化,是腦力退化的徵兆。每周一次、持續至少三十分鐘的大步走路,就能輕鬆活化大腦,重返腦部的年輕與靈活。  當你感到疲倦,身體狀況不好時,是不是經常托腮?或是一坐下來就不想動、一躺下就不想起來?這正是因為大腦沒有精神,...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羅漢果為葫蘆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的果實。別名拉汗果、假苦瓜、光果木鱉、金不換,被人們譽為「神仙果」。 羅漢果的果實營養價值很高,含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糖甙、果糖、葡萄糖、蛋白質、脂類等。主產於廣西,中國百分之九十羅漢果產於桂林市的永福縣和龍勝縣,是桂林市名貴土特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