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骨折住院 近2成都是骨鬆害的!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骨折住院 近2成都是骨鬆害的!

高齡社會真的來了!根據內政部統計,至今年8月為止台灣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已達13.6%,即將脫離「高齡化社會」正式邁入「高齡社會」。50歲後骨質流失速度加劇,根據資料顯示,104年女性骨折人數比過去10年增加1.5倍,30歲開始下降,到50歲時最為關鍵;男性骨密度則是從40歲開始明顯下降。

骨鬆性骨折 每年100億醫療成本黑洞

台灣地區髖部骨折發生率排名世界第九,更居亞洲之冠。為遏止骨鬆造成的巨大社會成本,並提升病患照護品質,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吳至行提出「打造全台骨鬆照護網」的願景,力抗骨鬆性骨折危機。

健保資料顯示,2016年國內有10萬民眾因骨折住院,其中骨鬆導致的骨折案例就接近2萬例。若以臨床上平均每例15萬元的直接醫療費用(包含開刀住院及復健)計算,僅髖部骨鬆性骨折就將帶來將近每年30億的驚人醫療支出。

骨折聯合照護服務(FLS) 防堵3大缺口

吳至行理事長指出,過去的骨鬆防治存在民眾對骨鬆的預防與早期評估不足、病患骨鬆治療持續性不佳、缺乏完整的「保密防跌」支持制度等3大缺口,病患出院後未能獲得長期的追蹤與照護資源。

吳至行疾呼,骨鬆的防治更該從事前的預防宣導、定期檢測,到出院後的治療追蹤、復健指導、居家服務,建立無縫式的整合照護服務。骨折聯合照護服務(FLS)體制的引入,以個案管理師為中心,為骨鬆病患與高危族群民眾,提供完整的照護機制,增加骨鬆相關評估治療、提昇骨鬆用藥遵從性、避免骨折再發生,並降低醫療與社會資源的耗費。

以個案管理師為中心 讓患者更清楚如何維持健康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暨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治醫師詹鼎正曾收治一名案例,當時69歲的吳女士意外發現有脊椎壓迫性骨折,心情鬱悶連飯都吃不下。在醫師推薦下加入FLS,個案管理師時時關心吳女士日常活動、飲食、用藥等狀況,讓吳女士對自己的骨鬆狀況更清楚,更加知道怎麼注意並保持健康生活。也遵照指示定期回診、持續使用骨鬆藥治療。現在積極參與衛教演講、社區活動,家人都非常欣慰吳女士的改變。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 針灸療法傳承至今已有四、五千年歷史,利用一根小小的針治療各種疑難雜症,中華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協會中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孫茂峰說明,針灸是一種物理治療,包含針和灸兩大部分,針刺治療的原理是將針刺到人體特定部位,透過神經或內分泌系統的傳導...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肌肉不給力?快學這3招簡單增強肌力!一名80歲的女性不慎浴室跌倒導致髖關節骨折,接受骨科手術過後,日常生活常需要他人協助,經物理治療師評估後建議病患可以從事坐姿下的彈力帶訓練。病患在2週的訓練後,肌力逐漸恢復,現在已經可以在助行器的協助下行走。 長者肌力退化 常仰賴...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 「老」就是負擔嗎?失能風險到底會對長照困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失能老人推估有50萬,預計3年後,人力缺口將高會達到3萬人。伊甸基金會專業督導團團長吳淑芬表示,伊甸基金會希望藉由2大具體執行方向,招募更多居服員,全面打造友善熟齡環境,作為帶領家庭脫離...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台灣首例!女子接受健檢,超音波一照竟發現有7顆脾臟!35歲的林小姐於健康檢查時接受腹部超音波,意外發現脾臟有腫塊,進一步安排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結果發現林小姐有大大小小的脾臟竟高達7顆,最大達10公分,最小的也有2公分。 異位綜合症發生率約25萬分之1 林小姐的脾臟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