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骨科機器人來了! 置換人工關節更easy

骨科機器人來了! 置換人工關節更easy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臺灣的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與世界同步,大約2年前也引進機器人手臂置換人工膝關節的技術。機器人手臂等於骨科醫師的第3隻眼及第3隻手,在其協助下,人工半膝關節手術的精準度提高、傷口變小、復原更快。病人大多在手術當天或隔天就可走路回家,甚至出院後直接去上班,節省術後復原時間,滿足更有品質的生活,代表骨科微創、精準、動態、三維及定量手術新紀元的到來。

在手術中就導航 精準執行傷口小

根據研究,機器人手臂手術的失敗率可降至傳統手術的1/10,精準度則提高3-4倍。中國附醫骨科部主任許弘昌表示,機器人手臂手術在術前需做患側的三維電腦斷層掃描(從髖關節一直掃描到踝關節),然後轉輸入機器人手臂,以供術前計畫及術中執行所需。醫師在手術進行中可與機器人手臂的電腦做視覺及觸覺互動,隨時調整靜態或動態時的最理想位置,因而提高了手術精準度。

機器人手臂問世 開啟骨科手術新扉頁

許弘昌主任指出,機器人手臂手術亦優於電腦導航手術,電腦導航手術只能引導你該如何做,但在「執行」上是無法控制的,所以還是有可能產生「例外」的狀況。機器人手臂就不同了,因執行上有視覺及觸覺幫忙,可確保執行面更精準,這就好比汽車導航可以引導你從甲地到乙地,但它無法幫你安全精準地開車(執行面)。

根據統計,全球已有超過380台機器人手臂機器分佈在15個國家,已經有超過10萬人接受過此種手術,此技術已經能施行全髖及全膝置換。

這不是夢! 術後沒有動刀感覺 

許弘昌表示,經由機器人手臂置換膝關節破壞少,疤痕組織也較少,較能保持病人原本的膝關節,病人往往不覺得有動過手術,日常活動或運動上幾乎恢復如初,不像傳統全膝關節置換術一樣,需要重新「學習」與「適應」,甚至「改變」原本的運動學,故普遍獲得病人較高滿意度。

研究也顯示,精準技術置換內側人工半膝關節,也會改善病人臏骨股骨關節的穩合度,減少繼續惡化的程度;精準置換外側人工半膝關節,亦可改善其內側股骨脛骨的穩合度及關節腔間隙。此外,精準地置放人工半膝關節,能夠減緩因為一個部位而引發其他骨關節也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現象,避免疾病陷入惡性循環。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6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接種HPV疫苗能有效預防子宮頸癌。目前國健署提供全台的中低收入戶、低收入戶及原住民族地區、離島國一女生免費接種,而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市、台中市、嘉義縣市及金門縣等8縣市,則是由縣市政府提供公費疫苗。 年增1500人罹子宮頸癌 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統計,國內每年新...

閱讀詳情 »

每個女人都無法避免每個月都必須與生理期相處,除了生理上的不舒服,也會伴隨心理的困擾,而對有些工作者來說,她的工作性質、環境在生理期來的那幾天會更加不舒服,不適合長時間工作。   根據《聯合新聞網》,中國大陸廣東省明年2月1日將開始實施新的女職工勞動保護辦法,當中規定了女職工懷孕假期及月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你吃過樹薯嗎?樹薯有種特殊的口感,QQ的,非常的彈牙;在台灣也有種植樹薯,但是並不普遍,而且往往是製作成樹薯簽或是樹薯粉,有不少粉圓是以樹薯粉製成;營養師指出,樹薯屬澱粉類,等同於吃飯。也就是說,喝了珍珠奶茶,就要記得少吃點飯! 澱粉分為直鏈澱粉與支鏈澱粉 國泰醫院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44歲的劉小姐,3年前開始右耳聽力幾乎完全喪失,且有耳鳴的情形,還伴隨舌頭劇烈刺痛,根本無法進食。就醫檢查才發現,小腦內長了一顆3公分大的聽神經瘤,必須手術切除。 核磁共振揪出聽神經瘤 收治個案的台北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頭頸部耳科主治醫師王懋哲指出,該患者經檢查發現,右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