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體脂率過高 小心變成肉鬆一族!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你是「肉鬆一族」嗎?長期坐辦公室卻鮮少運動、飲食習慣不佳的民眾容易導致身形鬆軟,變成所謂的「肉鬆一族」,不僅BMI超出標準或是體重過高,「體脂率」更是關鍵。醫師提醒,體脂率、BMI和身體基礎代謝量等數值,是維持健康體態的重要數字,光減體重不減體脂,當心「新三高」找上門!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副理事長蕭敦仁醫師表示,門診上常遇到患者希望可以擺脫肉鬆一族的窘境,像是上班族詹小姐,體重雖只有50公斤,身高、體重和同事陳小姐相近,但卻因缺少運動,身型有顯著落差,不但沒有性感的馬甲線,甚至還略有小腹。

除了身型明顯不同外,體脂率高的人更容易引發許多身體疾病,不僅容易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問題,現在更有新三高症狀的發生,也就是高復胖率、高老化率、還有高罹癌率。

蕭敦仁醫師解釋,體脂率指的是身體中脂肪的比率,體脂率高就代表著肌肉跟水份的比率不足。而減重首先要減的就是體脂肪,臨床上更有超過8成的患者使用錯誤的減肥方式,靠著節食而不運動,減去較少的脂肪,卻減掉相對較多的身體水分或肌肉,造成高復胖的機率。

此外,體脂肪過高罹患「老化疾病」的機率更是一般人的1-5倍,如痛風、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且因為肌肉量不足,容易導致皮膚缺乏彈性,脂肪鬆鬆軟軟的,缺少肌肉與水份的肌膚更會讓外觀呈現鬆垮老態。

肥胖同時也是癌症的警訊之一,維持健康的體重有助於降低癌症的發生。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研究顯示,肥胖者罹患子宮頸癌、胃癌、膽囊癌、大腸直腸癌、腎癌及乳癌的機率較高,維持BMI值介於18.5~24之間和理想的體脂肪率,將有助於降低罹癌機率。

因此,蕭敦仁醫師提醒民眾,在意自己的身形,不要只侷限在體重上,應多注意體脂率是否超標。一般來說,男性體脂率大於25%、女性體脂率大於30%就有體脂率過高的疑慮,應多加注意,而「運動」則是降低體脂率的不二法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52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從高雄氣爆、復興空難到八仙塵暴,公安意外事故頻傳,對醫療體系都是不小的衝擊,更凸顯出政府的應變能力、醫療人力不足等問題。 大型事故需設置指揮中心 針對高雄氣爆的醫療應變處置問題,高雄榮總急診部外傷醫學科主任、衛生署高屏區緊急醫療災難應變中心副執行長、中華民國大型活動緊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還記得小時候班上總是有毛毛蟲同學嗎?只要老師一轉身,馬上就不安份,這些孩子常被冠上調皮搗蛋的形容,其實,他們可能是身不由己,因為是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分泌不正常在作怪。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江惠綾指出,早期過動症診斷不易,家長容易歸因於教導方式不當,以為只要孩子長大自然就...

閱讀詳情 »

由震旦集團陳永泰公益信託主辦、聯合勸募協會協辦之「傳善獎」,第一屆頒獎典禮於今(17)日假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現場近300位社福機構代表與關心公益事務的民眾熱情與會,現場隆重溫馨。典禮中,震旦集團董事長袁蕙華女士親自頒獎給五家得獎社福機構,並播放由公共電視製作的得獎單位影片。此外,邀請公益平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現代雙薪家庭生活忙碌,許多新手爸媽一忙起來,就忘記帶寶寶接種疫苗,或發生漏打情形又不知該怎麼辦。疾管署推出「萌寶日記APP」,家長只要輸入寶寶的生日,即可自動換算各項公費、自費疫苗可接種時間,並適時提醒;若發生漏打,也能自動計算接種時程,再也不用擔心寶寶漏打疫苗。 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